资源网

读懂第一考场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07

一考场到底是什么?是高处不胜寒的学霸活动区,是将近一千人挤破头都挤不进去的圣地,还是仅仅作为一个考试用的考场存在着?我总是想不明白。

摸底考试,我坐在一考场,百无聊赖。草稿纸被画得乱七八糟,卷子上的答案工工整整。我托着腮,环视着空旷的大教室里寥寥的几十人。那时候,在我认为一考场只是一个考场,和其他考场一样,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

期中考试,我又来到了这个熟悉的考场。坐在座位上,我忽然想起了学校门口一个同学问我在几考场,我回答一考场时,她羡慕的神情:“哇,大学霸诶。”我笑笑说哪有。那时候,我感到了一考场被同学们赋予了一种意义——能够在那里考试的人都是学霸。再次环顾考场,看着新添的不少新面孔,我心里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情感——我要认真学习,下次考试,我一定要再次坐在这里。

期末考试,我依旧在一考场。一次我到考场有些晚。老师还没来开门,门口已是群蚁排衙。两排学生整整齐齐地贴在走廊两边的墙上,手里捧着复习提纲或是教科书,虔诚的神情让人以为五楼是一个圣徒聚集的教堂,与欢声笑语的四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被这阵势吓得不敢出声,战战兢兢地退了下去。我想,留在一考场,一定是这些人一直努力的目标吧。

期中考试,我坐在四楼物理实验室,看着准考证上的“59”,几次抬笔想把上面的“5”划掉——看着一位数的考号看惯了,在前面加个数字真是不顺眼。我抬头看着天花板——我赌五毛钱,楼上的学霸这时候一定在奋笔疾书检查卷子。我也曾坐在那里挥笔写卷子写得酣畅淋漓,这可惜壮士已不复当年之勇。我叹了口气,继续低头检查卷子,只盼望卷子上的错题少一点,再少一点,好让我与一考场的距离近一些,再近一些。

盼星星盼月亮,这次考试的名次终于让我盼到了。23,不是前十,但最起码也让我重新获得了在一考场写卷子的资格。我突然记起这学期里,平时的课,我听得那么认真;考试前我订正的卷子,被我用红笔勾勾画画已经看不出本来的样子;各科提纲已经被我翻来覆去地背,旧得像废纸。我还记得,以前的前十,也是一个学期以来废寝忘食辛苦付出的结果;而那些在考场门口虔诚背书的人,也终会获得与付出成正比的成绩……

终于,我明白了一考场的意义——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神圣殿堂,也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考场。它见证着五十名学生光鲜背后的辛勤汗水,回报着他们一直以来锲而不舍的坚韧精神。一考场是公正的,任何不付出努力的人都不可能获得进入这里的资格,它永远不会为坐享其成者敞开大门。

苦难是黑暗中的跌倒,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苦难是无助的悲哀,所有的艰难都只有自己明白;苦难是面无表情的恶魔,谁也无法预料他的暴怒。苦难是可怕的,是触摸不到的,也是无法躲避的,可有人却能够直面这种东西,去拼搏,去克服,永不放弃。这种永不放弃的人,值得我们点赞。

永不放弃的人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中国古代的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表现的都是古人永不放弃的精神,在苦难中成功的故事。司马迁即使因李陵之祸幽于缧绁,却依然发愤著成了《史记》;李时珍尝遍百草,跋山涉水,终于编成《本草纲目》;宋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却也“弗之怠”;这不都是永不放弃而达成的结果么?

其实不仅中华民族史上有这么多永不放弃的古人,国外历史上也也有许多。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但他却拥有一颗热爱学习,充满好奇的心。他发明电灯泡时,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失败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最后终于完成了点亮黑夜的梦想。

也许在别人看来,永不放弃很难,压根是一个不能达成的目标。可事实上,成功的人都是永不放弃的人。如果没有永不放弃的人,世界上哪还会有成功呢?如果每个人都因为挫折而中途言败,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还会这么便利吗?

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虽然充满了苦难,就算是拖着沉重的脚步,也应一步一步,永不放弃地向终点挪去。只要不言放弃,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功。

让我们一起为永不放弃的人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