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第一次语文单元测试的发卷课,老师仍然像往常一样从最低分报起:“黄继恒、周晨希、黄烨……”当在报到第七名的时候,无意间我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刷刷刷,三十双眼睛惊讶地看向我,顿时,泪水挤红了我的眼,我慢慢吞吞你地走向讲台桌,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两步、三步……我拿着那满是叉叉的试卷坐到了座位上,想到了昨天不检查就上交试卷,我后悔万分。
放学后,我在回家地路上躲到了一个角落里,偷偷地哭泣起来,我一边哭一边思考,这几天我在书桌前复习,而且每次听写词语都是100分,为什么这次词语扣了3分呢?接着,一滴、两滴、三滴的雨水落到了我的手背,突然,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急忙跑回了家,在回家的途中,我一直在想,难道老天爷也在可怜我吗?
到了家中,妈妈看了我这个样子,就赶紧叫我换了一身衣服,在吃饭的时候,我老是想为什么我会考不好。
妈妈见我这样就知道我考砸了,她安慰我说,没关系,下次再接再厉。可我后悔万分,我知道,我考不好的原因是我粗心大意,没有检查试卷。
我,姓宋,名濂,且为一代官人,乃太子朱标之师,受朱元璋皇帝的重用。而儿时的我,只是一名家徒四壁的穷小子。
儿时,我生活于元朝。虽然那时有许多“大款”,但是我的家境却很贫寒,一点儿也不富裕。即使是这样,也丝毫减少不了我对读书的热情。
可能有人会问,我不是家中很贫穷吗,哪来的书供我读?错错错,我的书都是借来的!为什么那些人家会愿意借书给我呢?这全部都是因为——我讲信用,按时还书。而下面这件小事,就充分体现出了我的诚信。
有一年冬天,北风呼啸,万物都裹上了银装。忽然,我想起家中还有一册书没有誊抄!这册书可是明天早上就要交还的!原在书店门口徘徊的我马上飞奔回了家,找出了那册书,拿出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当我看到砚台时——天哪!砚台上结了一层冰,硬梆梆的。我用手指敲了敲冰,却发现那冰坚固,牢不可破。我忍不住吹了吹手指,想赶走冷气。但是,我发现——手指被冻僵了,伸展不了了!可是,这依然没有减少我抄书的欲望: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再说!于是,我开始马不停蹄地抄了起来。到了晚上,我还是没有抄完。我什么也不管,只想着抄完,继续连夜抄了起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跑出了家门,奔向借书人家的房屋,敲开了门,看着睡眼惺忪的主人,把书还给了他……
如今的我,已成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而现在的礼仪,也大多为我所制定。正是因为我以前的好学,才成就了现在“最厉害的文官”——我。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所不通”就是我的“代名句”。而这就是我,一位聪敏好学,刻苦学习的人——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