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六年时光早已匆匆而过,在新的集体中,他令我感悟深刻。
他,是一个平凡人,平凡如这个世界里的尘埃。人赠外号“卖菜娘”,也是我新一届同桌。
刚开始,我看到他那竹竿般的双手,穿着一身偏大的校服,脸如一块被挤压过的面包,又瘦又长,五官好似挤在了最小的一块区域,同学们讥笑他。他处处受排挤,不仅在班级中是这样,连在学校中也是如此。
上课,他嘴里都是糖果,像小猪一样吃食,自然而然,他的成绩也不好。别人都对他冷漠,所以他常常跟着我转。我也开始对他厌恶起来。
下课,别人戏弄他,他不还手,别人骂他,他也不回口,顶多一句。有一次,别人拿着手指指着他的头,还时不时地踹一脚,嘴中还说着脏话。他也是逆来顺受,一笑而过。如果当时是我,我少说也会打一架,哪怕对方是“拳王”。不过我真佩服他那能忍的性格。
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中,老师让我们用简短的话语描述一个班级中的同学,当我在描写另一个同学时,而他却一直认为是他,本应该是八九不离十,而同学们认为一定不是他,他很伤心,眼泪似断线的珠子般一颗颗地掉了下来。下课后,他问我是不是他朋友,我的心在一阵阵绞痛。
是我在学习上不关照他吗?他如一棵小草,默默无闻而又顽强生长;他如一只丑小鸭,经历了太多的苦痛,为什么没有成为白天鹅呢?在我关注那些出风头的“大树”时,是否也该关照那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呢?
有一天,他希望我在他的本子上写一段话,我写:在你经过了艰难与苦难,你不是一个平凡人,你是一个不平凡的平凡人。
星星是发光的,月亮是发光的,那地球呢?
来到临大之前就曾听闻在临沂北方坐落着沂蒙山,也了解到临沂大学是一所有着77年校史的学校,而历史文化学院则是历史文化气息最为浓重的学院,我也很荣幸成为学院一员。在这样的氛围下,观看《沂蒙六姐妹》红色电影仿佛与这座校园,这所学院相得益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以及震撼后内心的思索。
沂蒙六姐妹自然拍摄于山东临沂,第一幕镜头直接拉进乡村,电影中存在一幕幕遗憾,也存在着一幕幕感动。新娘月芬和抱着公鸡的大嫂拜了堂,一次次与自己的丈夫檫肩而过,童养媳黑燕为了借粮食给为了储备军粮而自己家弹尽粮绝的月芬,可以毅然烧掉一间仓库,大嫂接到丈夫在前线牺牲的噩耗,怕婆婆担心,怕自己的弟妹担心同样在战场上的弟弟南成,而选择默默隐忍,没有人能了解到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难过,兰花永远跑在最前线,只要部队需要,他们可以在短短几天内组织好乡亲们摊好几千斤煎饼,做好几百双军鞋。这样的生产力更是离不开乡亲们对革命的正确的认识。在炮火连天的战乱中,更多人想到的是这一句话“男人的战场,女人的坟场。”而这部电影传达到精神却恰恰相反,沂蒙山区女性她们成了和共产党最贴近的群体。他们把自己对家庭的小爱化成对大家庭的大爱为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面对敌人的侵略,她们有的拿起武器抗争在杀敌的战场,有的积极动员生产、参军支援前线,用柔弱的肩膀和男人们一起撑起了战争的胜利一片天,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独有的贡献。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的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纳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并且操劳着,每天来回20多里山路。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纳军鞋500多双,她们还经常在村子,前线搞宣传,鼓舞士气。沂蒙六姐妹是后勤工作的保障,正是因为她们不计较的付出因为她们身上独有的女性魅力支撑着她们为抗日战争而努力而付出为抗日战争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历史是昨天,但是今天的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沂蒙精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有铭记这群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挥洒汗水血水的忠烈,不能忘记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为了我们的今天而做出的巨大牺牲。沂蒙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更应该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也更应该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要懂得珍惜,充实的过好当下,不忘本的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