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挂满祝福,哇!感恩节快到了!我也要送妈妈一个特殊的礼物。
送什么好呢?我走在街道上,望着商店里五颜六色的商品。突然,一个身影与我插肩而过。谁?我快速地回头,只见一个穿着运动服的同龄女孩。“潘茜子?”我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干嘛?”她直勾勾的望着我。“你送的是什么?”“感谢信。”她弱弱地回答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走了。感谢信?好主意!我立马回到家,准备写一封给妈妈。
回到家后,我立刻拿出钢笔、作文纸奋笔疾书起来。五分钟、十四分钟、二十七分钟……“哈,终于写完了!”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现在就要装饰了,我左思右想,终于做好了!这真是个好礼物呀!我望着窗外的彩灯和忙碌的人们,不禁心中激动起来。
七天、六天……终于盼到感恩节前夕了,我借着月光,踮着脚慢慢走进卧室,看着正在熟睡的妈妈,我心里美滋滋地。妈妈明天会喜欢它吗?我悄悄地把礼物轻放在床边。
感恩节那天早上,我醒得很早。我坐在床上计算着妈妈什么时候会看到它。二十分钟后,卧室里传出了“哗啦啦”的水声,妈妈起床了。又过了两分钟,我的门“咔叽”一声被打开了。“这是你给我的吗?”我笑了笑,妈妈一把紧紧地抱着我:“谢谢你,我的女儿!”
阳光照进房间,我看见了妈妈幸福的泪花。
这件事发生在某一次奥数补习中:就像平时一样,老师都会发一张古板的练习纸,那张纸简直和二战时的秘密电报一般:雪白的纸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字,还有大片大片的空白。
也许是因为到了期中,所以某一节课后,所有的练习纸都要让老师拿去评分,这次也一样,我拿着练习纸,深吸了一口气,就奋笔疾书起来。
这次练习的主题大多都是关于分数的,这我可都没学过呀!虽说是没有学过,但还是有几道题能应对着做一做,但是一直到最后一题,我可真是呆住了。怎么办?这么难的题目是人做的吗?我嘀咕着,算了,蒙一下吧。我的笔在空白处写着和这题一点都不相关的算式,好不容易搞出一个答案来,我就一股脑地写上去了。在我停笔没多久的时候,老师也开始收卷了。
又过了许久,老师的笔终于停了下来。唉!果然是初步接触分数,练习纸上也有许多红得刺眼的“X”,于是我便和旁边的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答案。唉!可真是越对越失望,越对越没信心呀!突然,我的目光停在了最后一道题。
真是奇怪,明明我们的答案一样!但却是一个对一个错!难道是老师打错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好不容易等到下课,我便准备去问老师。
“老师,我这道题没错呀!”一听到我的话,老师马上停下手上的工作,看了一眼练习纸,说:“你的答案是对了,但你的过程呢?”老师把算式指给我看。“可你的过程可是一点依据也没有啊!在我看来,答案只是一道题目的答案,而过程却可以帮你解决许多问题,所以我认为,过程比答案更重要!”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做这件事的过程。正如旅游一样,关键不是在于到达目的地,而是欣赏沿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