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失落、伤心、委屈时,你总会给我信心。
你很普通,只不过是一张贴纸罢了,但你经常给我鼓励,你,大概两个指甲盖那么大,你永远摆着一副笑容灿烂的模样,手握着拳,平举在胸前,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别人都说:“不就是张贴纸吗,谁都有!”我只会回眸一笑,眼神仿佛在说:“不,你不懂。”
这张贴纸,是外婆送给我的。那年,我才七岁,天天对着贴纸笑,对贴纸说话,但它从不说任何一个字,我天天对它痴痴地傻笑,觉得它特别可爱,便将它贴在墙上,爱不释手。
记得有一回,我去竞选温州市小故事王,离标准线仅差0·1的距离,我落选了。回到家,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很懊恼,很自卑,但一看见你,你的姿势是自信的代表,你的表情是自信的代言!我决定重返舞台,找回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选上了!是你,给了我自信、多年的陪伴,和自信的来源。
温暖的陪伴——你,一枚贴纸!
除夕前几天,奶奶和妈妈要蒸白馍,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奶奶取出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和好发酵的面,在炕上铺上塑料布,将桌子抬上炕,一切准备就绪。
妈妈一边将发酵好的面团一块一块地揪出来放在桌子上,在面团周围撒上些许面粉,一边对我说:“你反正闲得没事干,不如来学蒸馍。”我听了哪肯将就,学蒸馍就不能看电视了。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我一溜烟跑到另一间房里拿了一本书装模做样,哈哈,这下妈妈无话可说了吧!
忙碌的一天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妈妈和奶奶一人坐在桌子的一边,揪起一块发酵好的面团,在撒满面粉的桌子上用手掌一揉,另一只手将面团一转,手掌再一揉,就这样,面团在周而复始的动作下变得更筋道了。
揉好之后,再换另一团……在所有面团都变装完毕后,就开始揉馍了。第一次揉的是圆馍,将面团揪成一块一块大小相同的小面团,用手掌揉呀揉,最终揉成椭圆形就好了。
将揉好的圆馍有规有矩、有行有列地摆在热炕上,看起来像一位位训练有素的军人。等它们发好之后,在围城一圈手拉着手坐在大车上出去晒太阳,补好钙之后,就要去厨房接受最后一道关卡的考验——蒸。
将摆满馍的蒸笼放在大锅上,用砖头固定好,四十分钟后,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圆馍就出锅了。屋子里顿时香味四溢,馋得我直流口水,眼睛里闪烁着饥渴的眼光,趁没人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势抓起一个馍,又以不亚于刘翔的速度“逃离”了“案发现场”。妈妈发现后,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冲着我狼吞虎咽的背景扔下一句:“小馋猫。”
蒸馍,紧随圆馍出锅了,最后一锅——包子!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包子馅,我的食欲又蠢蠢欲动起来。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伸手打开我已经伸出一半的小爪子,说道:“不准吃!”
包子出锅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柔和的灯光照耀着其乐融融、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家人,真幸福啊!
我闻到了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