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让我既难过又高兴的日子。
早晨,爸爸像闹钟似的来叫我起床。我一如往常地慢悠悠地起了床,懒懒散散地刷牙洗脸,丝毫没有感到时间的紧迫。
一出门,发现空气十分新鲜。绿地上的小草宛如大草原上羊儿吃的嫩草,对于羊来说,这绿地上的草真是鲜嫩无比,肥肉多汁。还有那些藏在绿地里五彩缤纷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无名小草,我相信,这些花儿,过了不久,一定会冒出来,长得更美!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鸟婉转动听的歌声。这美妙的歌声,仿佛清清的溪流流淌在我们枯燥的心田。
这如此美妙的景象,让我不禁沉浸在这美妙的画卷里……
可是不久,便有蒙蒙细雨下了起来。这真是糟糕啊!我要怎么回家啊!我想着以前我总是在下雨的时候向爸爸妈妈呼救,那样子真是可笑。不行,我今天必须要自己想办法回家,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没有一处有可以避雨的屋檐或小店。我想了想,下定决心说:“这一次,我拼了!”于是我就不顾一切地跑了起来,我没有低头,让我更加有了信心,看着前方,继续奔跑了起来。
我成功了,我成功地回到家了!凉丝的雨水顺着我的头划过我的脸颊,最后掉在了冰冷潮湿的地板上。但我十分喜悦,因为我成功了!希望那些没冒出来的花儿也要向我一样勇敢坚强!
除夕前几天,奶奶和妈妈要蒸白馍,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奶奶取出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和好发酵的面,在炕上铺上塑料布,将桌子抬上炕,一切准备就绪。
妈妈一边将发酵好的面团一块一块地揪出来放在桌子上,在面团周围撒上些许面粉,一边对我说:“你反正闲得没事干,不如来学蒸馍。”我听了哪肯将就,学蒸馍就不能看电视了。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我一溜烟跑到另一间房里拿了一本书装模做样,哈哈,这下妈妈无话可说了吧!
忙碌的一天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妈妈和奶奶一人坐在桌子的一边,揪起一块发酵好的面团,在撒满面粉的桌子上用手掌一揉,另一只手将面团一转,手掌再一揉,就这样,面团在周而复始的动作下变得更筋道了。
揉好之后,再换另一团……在所有面团都变装完毕后,就开始揉馍了。第一次揉的是圆馍,将面团揪成一块一块大小相同的小面团,用手掌揉呀揉,最终揉成椭圆形就好了。
将揉好的圆馍有规有矩、有行有列地摆在热炕上,看起来像一位位训练有素的军人。等它们发好之后,在围城一圈手拉着手坐在大车上出去晒太阳,补好钙之后,就要去厨房接受最后一道关卡的考验——蒸。
将摆满馍的蒸笼放在大锅上,用砖头固定好,四十分钟后,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圆馍就出锅了。屋子里顿时香味四溢,馋得我直流口水,眼睛里闪烁着饥渴的眼光,趁没人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势抓起一个馍,又以不亚于刘翔的速度“逃离”了“案发现场”。妈妈发现后,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冲着我狼吞虎咽的背景扔下一句:“小馋猫。”
蒸馍,紧随圆馍出锅了,最后一锅——包子!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包子馅,我的食欲又蠢蠢欲动起来。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伸手打开我已经伸出一半的小爪子,说道:“不准吃!”
包子出锅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柔和的灯光照耀着其乐融融、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家人,真幸福啊!
我闻到了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