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噼啪啪噼噼啪啪,我从一阵阵鞭炮声惊醒,一骨碌爬起来走到阳台,外面一派热闹的景象!街上人山人海,路边和家家户户的门口都在放鞭炮,鞭炮声震天响,似乎空气中弥漫人们过年热情和喜悦。
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早餐——线面和年糕,在福建闽中一带线面是过年饮食必备的食物。正月初一第一顿饭必须吃线面,寓意“常年平安”。
相传这一习俗始于汉武帝时期,那个时候人信奉“人脸人中长,寿命长“的说法,而脸即面,”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的这一过年习俗演化成生日也要吃线面的习惯。
在我这个浙江人看来,线面是很稀奇的东西,因为浙江那里没有卖。线面挺好吃的,味道很独特。线面的味道独特在于调料,先把面捞一下,再放进装了葱、酱油、醋,虾、蛋、香菇的碗里拌,但忘了加猪油就是忘了搁盐的菜——寡淡无味了。我品尝着线面的美味,似乎尝到生活的美好。
福州人过年也吃年糕,但和浙江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如一个托盘,口味也不一样妈妈做的是红糖年糕,粘糖吃才美味。福州人很重视年糕,年糕也是福州人饭后的一道甜品,即使不吃,饭桌上也少不了它。
这个年在福州过,让我品尝到异乡独特的年味。不管在哪儿过年,都能品尝到快乐的年味。
每次放暑假,我都要回湖南老家看望爷爷和奶奶,还有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们。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只“老大”,也就是鸡群中的头儿。每天早晨,我都会端上一篓子清脆又鲜美的生菜去喂它们。它们一看见我手里拿着生菜,就飞跑过来把我团团围住。
可是,有一天中午,我准备去喂它们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老大”正在用嘴巴啄石头呢!这幕场景让我大吃一惊,“老……老……老大,你怎么啦?”我三步并成两步,急急忙忙跑过去看。“老大”这么活泼可爱,怎么会干这种傻事呢?一定是它出毛病了,不行,我得赶紧告诉奶奶。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咱家的大公鸡出问题了!”我大叫着奔向厨房,把“老大”啄石头的事告诉了奶奶,可奶奶纹丝不动,笑眯眯地说:“没事儿,鸡都是这样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奶奶,那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可奶奶也说不清,让我去问别人。我失望地走出厨房,又问了几个村里的小伙伴们,可没有一个人知道答案。
直到回到城里,我心里还一直琢磨着这个问题。这不,我只好请教“度娘”了,也终于弄明白了,鸡是没有牙齿的。
原来,鸡进食后,食物进入鸡肫这个部位,不易消化,鸡就要啄小石子与食物混在一起,在鸡肫极力蠕动下让小石子帮磨碎食物,帮助它们消化。
原来咱家的大公鸡没有问题,是我懂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