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在姥姥家欢聚,但是,因为智能手机的魔力,几乎一切都毁了。
那天,舅舅和舅妈刚进屋,我立刻扑到了舅妈的怀里:“我好想你呀!”舅妈草草抱了我一下,就坐到沙发上,掏出了手机。吃过午饭,大人们便各自掏出手机,有看电影的、有玩游戏的、有发微信的,最多的还是抢红包的。
我气鼓鼓地瞅瞅他们,又瞧瞧在包饺子的姥姥、姥爷,突然灵光一闪,我也拿起了平板,装玩起来,因为舅妈不让我玩太久。果然,半小时后,她对我说:“休息一会儿吧。”我迅速扔下平板,但舅妈还在玩手机。我对她说:“你得给我做榜样呀,对吗?”谁知,舅妈说:“别拿我们大人跟你小孩比,我们的眼睛可不一样。”
我大声对所有人说:“大家都别玩了,互相监督怎么样?”大家都没听,我顿时感到一种冷冰冰的气氛在众人中弥漫开来,毫无往年过年时那热烈的亲情。我又重复了一遍,大家才陆续放下手机。但是,刚过不一会儿,就有人又拿起手机抢一下红包,我就会指着他大叫:“你玩了!”那人就会立刻放下手机,说:“我没玩啊。”
吃晚饭时,舅妈在抢最后一个红包,我扑过去不让她玩,可是她一边躲一边抢。这时,姥姥看到了,也忍无可忍,一把抢过她的手机。舅妈一见自己的妈“龙颜大怒”,只好认栽,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唉,手机虽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但是我们不能为它着魔,而忽略了宝贵的亲情。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十岁那年》,那场特殊的旅行,那美丽而坚强的成长蜕变让我难忘。
《十岁那年》是越裔美国作家赖清河所写的一本诗歌体裁的小说。
书中讲述了一个十岁的越南女孩金河,在家乡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她有着一棵大大的能接满果实的木瓜树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蒂蒂,英俊的爸爸,坚强的妈妈,乐观聪明的哥哥,无忧无虑的她却在十岁那年被战争改变了命运。失去了父亲,母亲变得每天担惊受怕,她被迫离开了热爱的家乡,一路逃难搬到了美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初到美国的金河有着种种的不适应,对英语一窍不通她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看陌生人的脸色,在学校里受尽欺负。好在最后她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惶恐,在家人的帮助下战胜了自己,同时也再次收获了友谊。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又变回了那个活泼开朗的金河……
书里的每一首诗都不长,但每首都写得很美,很真实。仿佛透过这一首首小诗,我能看到金河的内心,那些不舍、那些彷徨、那些悲痛、那些坚持、那些勇气和那些快乐还有那颗期盼着和平的心。
看着金河记录下来的字字句句,我也同时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它给多少无辜的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让原本快乐幸福的人们失去了亲人朋友,失去了昔日的家园。不论大人还是孩子,每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心里都会蒙上一层巨大的阴影。看着金河的痛苦和迷惑我认识到和平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了家园,没有了安全感,还谈什么快乐,谈什么理想,原来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当我读完这本书我又被金河的坚强与勇气所打动,十岁的她教会了十岁的我,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时,要学会坚强地去适应它,而不是去选择封闭自我逃避它,只有用一颗坚持并快乐着的心去蜕变自己,才能拥有更加精彩和完美的未来!
谢谢你,金河!是你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十岁,一个令人深思的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