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盖房记作文800字

admin 高一作文 2023-09-21 135

“喏儿,咱家的新房子盖起来啦,那瓦啊,蹭亮蹭亮的,还有那墙啊……”你静静听着电话里母亲激动地声音,一行泪不禁从脸颊滑落,你匆忙抹了抹脸,压着鼻音对母亲说:“好啦好啦,盖起来就行了啊。”你抬头看了看天空,喃喃道:“这房啊,终于盖起来了。”

五年来,村里陆陆续续多了许多漂亮的小洋楼,那墙面啊,粉的蓝的甚至还有金色的,着实好看。刚上初中时,你还经常和小伙伴相约着去看那稀奇的楼儿,眼中都是说不出的羡慕。随着那小洋楼越来越多,渐渐没有小伙伴愿意与你一起去看别家的楼儿了,因为,全村就只剩下你家没有那稀奇的小洋楼了。

是的,你家没有小洋楼,有的只是爷爷辈留下来的老瓦房,这老房虽说结实,但时间一长了,就好像那穿久了的衣衫一般,难免有破旧的地方,总要修修补补的,而且里面总是黑漆漆的,夜晚还有老鼠在客厅里跳舞的声音,住着是既不方便又不舒服。你也去过同学家的小洋楼,明亮的客厅,干净的瓷砖地板,没有讨人厌的老鼠。看着这一切,你的艳中都是满满的快要溢出来的羡慕,但你什么都不能说,只能擦擦口角的口水,低着头默默地跑回家。因为你知道,这盖新房的事,是家里的一个忌讳的话题。

自从你家变成村里最后一座老瓦房,父亲和母亲就总是在争吵,每到谁家盖新房办酒席,母亲去帮完忙后,回到家总要和父亲叨叨,谁家的新房又盖了,怎么怎么好看。每听到这样的话,父亲就好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扔下烟筒一跃而起跟母亲吵个不停。争吵后,母亲总会躲在房里小声的哭,父亲则是坐在厅堂里一口一口的吸着烟筒,还不停叹气。这样的画面在那段日子里时常出现,你既心疼母亲又心疼父亲,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父亲同爷爷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很多田地都被荒废了,看到这样的情形,爷爷总是拄着拐杖对父亲说:“咱家啊,祖祖辈辈都是地道的农民,是农民,就该踏踏实实,本分的做农民,这土地啊,就是老祖宗的根,咱可千万别学那些钻钱眼子里跑出去丢了根的人,他们啊,比咱们多赚不了几个钱,咱再使劲些,不就跟他们一样多了呗,这根啊,丢不得丢不得。”父亲应了爷爷的话,一直本分的做个农民,每天朝九晚五,勤勤勉勉,过了几年,家里也攒了一些积蓄,可天有不测风云,爷爷突然得了病,家里的所有积蓄都砸了进去,还欠了一屁股债。父亲是个要强固执的人,即使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家里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他却还是每天天不亮就到地里忙活,还是做他本分的农民。

有次,弟弟满身泥巴的从外面回来,任凭父亲怎么问他他都咬着牙不吭声,父亲不高兴了,训斥了他几句,谁知弟弟立马涨红了脸,带着哭腔对父亲吼到:“他们都笑话我,说我家房子破破烂烂像要饭的,为什么别人家都有新房子我家没有,爸爸没用!是爸爸没用!”“啪!”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父亲瞪大了猩红的双眼,指着被一巴掌打傻了坐在地上的弟弟,声音颤抖的说:“你……你给我再说一遍!”父亲从小就很疼弟弟,弟弟小时候父亲总让他骑在父亲脖颈上,弟弟在上面扭来扭去父亲也总是笑呵呵的。那晚,是父亲第一次打弟弟。母亲像疯了一般冲过去抱住弟弟冲父亲大喊:“你疯了吗。你在干什么?他说错了什么。你真要凭那七毛的土豆八毛的豆子盖房子再供这俩孩子上学吗。”听到这些,父亲愣了一下,他低着头,没有说话,只是拿着烟筒径直走出了家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父亲两鬓的斑白,看到父亲略佝偻的身躯,听到他轻轻的叹息。那样的父亲仿佛老了十岁,你的心被揪了起来,很疼很疼。

后来你上了高中,很少回家,也很少向家里要钱。突然有次,老师把你叫到办公室里,递给你一个厚重的信封,她慈爱的摸了摸你的头,说:“一切都会过去的,女孩子对自己好一点。”那一瞬间,你泪眼朦胧,恍惚间,只看到信封上“国家贫困助学金”几个大字。

在最近的一个月假,你迫不及待的赶回家,把信封交到父亲手上,父亲慈爱的看着你,从怀中掏出一个崭新的信封,你打开一看,上面竟然有十八万的存款。你瞪大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父亲,父亲拍了拍你的背,看着远方,对你说:“这两年国家政策好啊,自十八大以来,多了很多政策,什么农民住房翻新补助,什么农民免息贷款,再加上咱家这两年攒下来的四五万,这新房子,够啦够啦。傻孩子啊,你们跟你妈,跟着我,受苦了。”那一刻,你再也抑制不住,扑在父亲的怀中嚎啕大哭。

“喏儿啊,妈跟你说话你听见没有啊,放假了就快回来,回来挑新房间呢……”母亲的声音将你从思绪里带回,你连忙应和着母亲,挂了电话,你再次看向看向天空,听说最近要开十九大了,五年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够记一辈子了,我的祖国。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2018年。我们的寒假刚开始几天,就到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提起春节,我有点小兴奋,一是又长大了一岁,二是可以和家人团聚,热热闹闹地过个节。

2月15日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就赶赴机场,飞到北京去和太奶奶一起过节。不得不说,现在的交通工具真是非常的发达,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就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

从机场到太奶奶家里已经是中午12点了,家里非常的热闹,平时都是在电话里问候的亲人都聚集在一起,太奶奶很高兴,我们大家也很高兴,一群孩子们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大人们在准备除夕的年夜饭。屋子里充满了温暖和欢乐的气息。年夜饭时,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们聊天喝酒,孩子们早早把饭吃完,在电视机旁等着看春晚。而我忙着在手机上给朋友们发拜年的祝福语,抢红包……11点左右,我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早早地上床睡觉了。

睁开眼睛,已是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咕噜爬起来,赶紧起来给长辈们拜年,先给太奶奶拜年,然后是爷爷奶奶一辈的长辈们,拜完一圈下来,收了很多的红包,当然,收到更多的是长辈们的祝福和殷切期望。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去逛了地坛的庙会,我记得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地坛附近是一大片荒地,少有人迹。但是今天的地坛截然不同了,这里多么的热闹!你看,各式各样热气腾腾的小吃、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数不清的红灯笼满树地挂着;你听,各种口音的吆喝声、南腔北调的大戏在舞台上演着,“皇帝”巡游时的各色旗帜让人目不暇接。一派祥和美好的景象。

大年初三的夜晚,我们又去长安街看夜景,长长的街道两面,到处是火树银花,天安门广场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雄伟壮观,联系爸爸跟我讲过的历史,一百多年前我们还是积贫积弱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已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多么了不起,虽然紫禁城沉默不言,但是城外早已日月变新天,我在心里默默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又到颐和园溜冰、到圆明园等地方游览,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可惜爸爸妈妈的假期非常短暂,我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去,就只好跟着他们回到西安。春节这几天,虽然我没有和我的老朋友—书本见面,但是我还是有了许多的收获,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非常有益的,我觉得生活中的所得所感也是非常重要啊。

这个春节虽然有点忙,但是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