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上,一片片乌云在飘动,城里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在走路或开车。突然,天上落下了一滴雨水,接着狂风暴雨在这个城市里下了起来。
现在看上去,是多么地和平,但谁也不知道,在某处的大公园里,有一条生命在风雨当中挣扎着。那是一朵花,一朵被他人忽视的花,因为它长在一块大石头的下面,在石头的缝隙间绽放。
这朵花的生命能从石缝间长出来就真的很厉害了,而如今又遭到大雨,不知现在它是否能存活下去。
大雨一滴一滴地鞭打着花儿那弱小的身体上,在常人看来,这雨水打在身上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朵弱小而又可怜的花来说,那一滴一滴的雨水就如同许许多多的鞭子一样,鞭打着那朵花儿。
弱小的它,在风雨的鞭打下,它一次次的很想去抵抗,但又一次次的倒了下来,可是它并没有投降,而是选了继续拼搏。在这个广大的公园里面,除了这大雨打在地上的声音以外,似乎还有一个十分微小的声音:“加油!加油!我可以的,我行的!”
在这风雨中,它一边努力的去抵抗风雨,一边吸收大雨所给它的“能量”,就一直这样做,做到了风雨的终点。大雨过后,一切都复原了,那朵花儿也又开始盛大了,但它不像以前了,它变得更美丽,更香甜。
这是一个小小的生命,一个在风雨拼搏的生命,一个令我敬畏的生命。
“一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了……”奶奶笑着为我讲道。我坐在奶奶旁边,望着从青葱绿叶中投下的斑驳光影,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一阵凉风徐徐吹过,引得蝉儿尖声大叫:“知了,知了!”奶奶像是突然醒悟似的,猛地一拍前额:“快走,该去准备粽叶和糯米了。”我非常激动,今天可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呢!一定大展身手!米昨夜已泡好,只剩下那一堆乱糟糟的粽叶还没有洗。我和奶奶仔细地扣掉泥垢,抚平,渐渐地就堆成了堆。
“把叶子卷成锥状,放上一颗枣,再洒些米,最后卷好,对,就是这样。”我皱着眉头笨手笨脚地卷着,胳膊肘一顶一不小心碰掉了一盆枣,哗啦啦掉了一地,我窘迫地低下头,感觉脸上发烧。姑姑轻轻鼓励地笑了笑,在我听来却十分刺耳。我默默低下头弯下腰,一颗一颗地拾起来,扔进了盆里,摆摆手准备放弃。“不要气馁,”妈妈拉过我严肃地说,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一定不要放弃!”她的眼底好似闪着光,我坚定起来,撸起袖子,拿起粽叶,继续努力的包着。这是我第一次为亲人包粽子,我多么希望奶奶爷爷会喜欢呢!
卷成一个锥,放枣、放米。终于,我完成了一个略显粗犷的“作品”。形状歪歪扭扭,线也系地一团乱,几乎毫无美感可言。过来观看的爷爷哈哈大笑:“这粽子,我第一个吃,看看孙女手艺如何?”大家一起笑着,我也舒了一口气。渐渐地,一个个精致小巧的三角粽子入了锅。
送香包、系花绳。奶奶说香包里有艾草,是用来驱逐蚊虫的,望着精致的香包,我的心热乎乎的。端午的最后盛宴随着蝉鸣和药香开始了。热腾腾的粽子上了桌,氤氲一片雾气,暖暖的。我亲手解开自己的“结”,慢慢打开,圆润饱满的糯米,暗红甜美的枣子,此时都显得那样可爱,那样温柔。“祝大家端午节快乐!”我喊出这句话后,将那个“作品”递给了爷爷。爷爷吃了后连声称赞,引得大家都围上来抢我的粽子,我自己也不相信的咬了一口。哇,甜甜软软的感觉在舌尖荡漾开来。姑姑笑着说:“不错嘛!这下真的长大了。”奶奶也附和:“味道真不错。”“你这个粽子太‘苗条’,要是再饱满些就更好了。”妈妈温柔的看着我。朦胧中,我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笑容暖了我的心。爷爷轻轻抚着摸我的头,说到:“孙女手真巧,真聪明,以后你年年给爷爷包粽子,怎么样?”我高兴地答应了。灯光笼罩着桌子旁的人,风吹过,绿叶扬起了舞裙,沙沙地响着,心蓦的跳了一下。那粽子里承载了爷爷奶奶对我殷切的期望,有着他们对我的爱。
在五月初五,这香甜的端午时节,亲人的爱与祝福,伴随着我很久很久。爷爷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萦绕,和着蝉鸣、和着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