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03

让白鸽永远飞翔在蓝天

当我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远眺着小城的万家灯火,当我凝望着街道上五光十色的车水马龙,当我欣然看着楼下公园里大爷大妈们神采奕奕地跳着广场舞,当我慢慢合上习爷爷读过的《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时候,我心潮澎湃,仿佛内心有千言万语。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描写了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抨击了那些谈吐优雅,但漠视祖国命运的贵族,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期间,无论是气势磅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还是扭转乾坤的“鲍罗金诺”会战,以及莫斯科的大火,拿破仑的溃败,作者托尔斯泰用他的笔都一一作了生动详实的描写,令人读来宛如身临其境。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又何尝不是用千千万万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从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到八年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虽然我们这群00后的孩子从未经历,但是当我们从新闻联播、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战争的残酷性已经足矣让我们感慨万千。就在当代,当我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撒娇,在课堂里安心专注地聆听着老师的教导时,在遥远的叙利亚的人们却在饱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有多少人死在战争的魔爪之下?从2011年3月15日到2015年6月8日的1547天里,叙利亚战争就已确认造成230618人死亡。听到这样的数据,我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了战争残酷的画面:战场上泥沙飞溅,炮声、火光不断,战场上有给火枪上膛和大炮上膛的声音,也有被炮弹、子弹打中,受伤战士的惨叫声,还有双方交战的厮杀声。战场上,有的战士失去了臂膀,手臂流血不止,血肉模糊,有的战士被炮火炸断了双腿,鲜血喷射,不久就因失血过多死去了……城市里大街小巷高楼坍塌,废墟遍地,人们四处奔逃,妇女们惊慌失措的叫声、孩子们绝望的哭泣声,老人们悲痛的的哀嚎声,弥漫着整个城市。有多少孩子失去了父亲;有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有多少父母失去了儿子……我们的国家也是经历了这样残酷的战争才得以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繁荣!

“咕,咕……”一只白鸽停在我身后楼梯旁的花窗上,我转身看着屋内温馨的黄色灯光撒满整个家,茶几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鲜嫩的果品、香甜的糕点,妈妈正在书桌前静静地写着书法,爸爸正在沙发上陪着外公外婆看着电视里正在播放《厉害了!我的国!》,当一幕幕壮观恢弘的大规模航拍镜头从眼前掠过,祖国的壮美山河、卓越成就所带来的震撼与自豪感,扑面而来。我自豪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伟大的新时代,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希望战争永远消失,和平的白鸽永远停留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寒风拂来,阴云与阳光此消彼长,她伫立在窗前,耳后传来妈妈的脚步声。

“再看看有什么要拿走的东西啊”,妈妈低着头在阳台上收拾东西。一件又一件陈旧的物件经过妈妈的手中,或被重新收好,或被扔进垃圾桶。

她看着一件件落满灰尘的旧物,在妈妈手中流转,突然,她瞥见一抹粉嘟嘟的粉红色。那是一个笔筒,铁皮外都上一层粉红的漆,还画着小熊维尼的图案。只是表面上几块漆掉了下来,斑斑驳驳的。她曾经如此喜爱那个笔筒。当这个精心包装的笔筒被带到她面前的时候,她爱不释手。好像非要将它放在枕头边,伴着它入睡,才肯罢休。她曾经将它放在书桌最明亮的一角。将最心爱的铅笔放入里面。

可如今呢?它被扔在废物堆里,甚至,偏偏是它,被妈妈用来装碎纸屑。

它是什么时候落到了这个废物堆?她猛地心痛。

或许是它在书桌上最明亮的角落,在阳光下落上了灰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的变得陈旧了;或许因为年岁渐长,抑或是因为学业日益繁重,她不再青睐那个笔筒,任由落寞与无望在它心中潜滋暗长。

最初笔筒里装的好看的各色铅笔也蒙上了一层灰雾,它最终落得了成为废笔筒的下场。

她看着那跌落于灰暗颜色中的粉红色。

偏偏是它,那个令她在幼时曾经百般喜爱的笔筒,被丢弃在角落。

为什么偏偏是它?

她懊悔自己的疏忽与冷淡,从妈妈手中拿回了那个笔筒。妈妈看着她,嘴巴里嘟囔着:“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的就扔,还留在那做什么。”

“这可是我最喜欢的笔筒呢!不能扔!”她擦擦笔筒上落的灰尘,轻轻一笑。

在可能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颗纯真的初心吧,不要让疏忽与冷淡消逝了昔日的美好记忆。

抚摩着这个失而复得的笔筒,她看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中,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