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里有一个雕像,”一个小男孩指着我说。
我是一个深圳雕像公园里的雕像,雕塑家把我雕刻成一名红岭中学的女中学生,我背着书包,手推着一辆自行车,虽然不怎么起眼,但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眼睛。
雕塑家记录是我平凡的一天,应该是在我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时用相机记录下来的。雕塑家把我雕刻得惟妙惟肖,这个雕塑的主人肯定很漂亮吧。
每天都会有很多游客来和我一起拍照留念,这使我心情愉悦。川流不息的车流在我眼前奔驰着,小鸟叽叽喳喳的在我身边唱歌,游客喧闹的议论声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我旁边有一个正在休闲散步的女人,她也是一个雕塑,她的表情安详,手牵一只哈巴狗,身上的服饰大方,给人一种风度翩翩的感觉,有时我也会与她来一次只有我们才懂地眼神交流,互相会心一笑。
我的后方有一个求职者,他看起来差不多29岁左右,他仰卧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头下枕着早已压扁的书包,眼睛仰望天空,似乎在沉思,又或着期盼着早日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
突然,一个中年女人出现在我的面前,她眼里含着泪光,深情地用双手抚摸着我,她的眼睛,她的眉宇间都那么的熟悉,哦!原来她就是我,看看她,她现在已事业有成,打扮时尚,曾经眼中的稚嫩,已经消失了。替之而来的是成熟、坚强和责任感。这个变化多么的大,我们对视着,我看到她的眼里充满了种种回忆和怀念,看着她,我的眼里充满着自豪。
雕塑公园一共18个雕像,他们是记者在1999年11月29日这一天,用相机随意记录的18个普通人的平凡一天。这看似无关紧要,但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这平凡的一天,正因为这些,这些千千万万的平凡的一天,才构造了今天深圳的繁荣兴旺的景象。
“咔嚓”一声,树上的一根老枝裂了。那根饱经岁月沧桑的枝条上,爬满了皱纹,爬满了大大小小的枝条,犹如一位母亲,护着膝下的儿女,在淡淡的月光下,静默着。
那棵树从一开始的弱不禁风,到成年时的浓绿茂盛,到现在的年老沧桑。它经历了太多的风雪交加,烈日曝晒,但却年年为我们奉献上甘甜的果实。
它,就是我家的柿子树。
瞧,那粗壮的树干,三五个小朋友才能围起来。上面刻满了岁月的纹路,向外伸展的枝条错落有序,好似一把撑开的大伞。墨绿色的树叶,下面藏着一个个宛如灯笼般的柿子。那柿子扁扁的,圆圆的,挂在枝头。我们一家坐在柿子树下,是多么静谧美好。
柿树刚到我们家时,不过是一棵两人高的小树,而我也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那时的我,整天待在家里,对一切是那样好奇。但玩具玩厌了,电视上那些跳来跳去的东西,也敌不过小柿树对我的诱惑。我第一次的蹒跚学步,便是奔它而去的。我拨弄着它那细长的枝条,嫩绿的叶子,左瞧瞧,右看看。从此,便与柿树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时间定格在那年——我8岁。
正值盛年的柿子树,和懵懂的我,已是一对如胶似漆的好朋友。每天早上,我坐上汽车上学时总要向后望,它总是站在那儿,望着我远去;放学回家,我总爱在树下写作业,它总是默默地守在一旁,时而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鼓励着我;每当我有什么烦心事、好消息,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它,静静地靠在树干上,轻轻絮语,妈妈还开玩笑说:“我都不及一棵树了!”
啊,多么怀念当时的美好时光!
当我步入高年级的大门时,我和你之间变得寡淡。从前出门总会在你身上流连片刻,而现在是急匆匆地抓一个面包和一袋牛奶便出门了;如今的我一回家就冲到书房与作业抗争,我们之间相处的时间变少了,好像隔着一堵无形的墙,渐行渐远……
哦,又是一年柿子红。我站在树下,仰望着那满树的小红灯笼,心里莫名地升腾起一团团火苗,让我全身温暖起来。淡淡的柿香在我鼻尖萦绕,我把一个女孩和柿树的故事在心间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