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一八一五年美国政府与酋长签约,要以十五万美元买下印第安人的二百万英亩的地。
西雅图酋长发表了一篇关于土地的演讲稿,也是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而目前我们现代的环境状况与印第安酋长当时所处的环境相差了几十倍不止,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也差得很远。
有两段演说词令我深有感触:“熊、鹿、鹰都是我们的兄弟,岩石的尖峰、青草的汁、小马的体温,都和人类属于同一个家庭;所有的生物都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并不自己编织生命之网,人类只是碰巧搁浅在生命之网内。确实,造物主在造出熊、鹿、鹰时,我们也一同地被造出来,所以我们与它们平等。它们用锋利的爪牙与自然搏斗,人类发展智力去猎食,是同等重要,并无优胜劣差之分。”
人虽然有可能站在生态链的顶端,但不可能只有人类在织出大自然的生命之网,人只是网中的一个小小链接,人类却用自己的生命去破坏生命之网与生态链。
我曾在北京看到过令我心惊肉跳的一幕:几十个粗大的烟囱喷出几十根巨大并且灰蒙蒙的烟尘柱,��在天空上,在灰灰的天上凝成一个巨大的灰黑色的骷髅头,在这张生命之网中挣扎的人们戴着口罩,行色匆匆,不知要去往何方。近代,海啸、地震等天灾不等发生,就像印第安酋长西雅图说的那样:“我们伤害大自然伤害得多么严重,大自然返回的报应就有多么深。”
我们不要再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而肆意破坏环境,我们要真实地热爱大地母亲!
我享受聆听。
我爱在路边等候,享受汽车从我身旁驶过后那一串悠长的尾音;
我爱坐在石凳上,享受孩童嬉戏时那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我爱蹲在草丛里,享受草里住户们微弱但优美的鸣叫声……
我爱在海边聆听。别看一眼望去只有大片单调的蓝,但却有许多优美的声音——海浪一次次的排山倒海般涌来,然后“啪”地拍打在岸边的沙石上,一些些小水珠挣扎着从浪中分离开来,”嗖”“嗖”地跃向空中,然后优雅地翻滚着,“叮”的一声完美落地。这几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一部交响曲,豪迈中透着细腻,有节奏而又动听。海的声音是豪迈的,大气的,又是轻快的,如泉水般明亮的。这,只有聆听者才能听到,感受到。
我爱站在林间聆听。别看只是一片小树林,却汇聚着各种鸟儿,蕴藏着许多美妙的声音。鸟儿的歌声,自然是悦耳的。“叽叽”“喳喳”,就算是交谈声,也像是一部乐曲,有高低声,一唱,一和。每每群鸟齐鸣,声音自然是震耳欲聋,却依然动听,一个个悦动的音符如精灵般从鸟儿们的口中飞出,排山倒海般钻入我的耳朵,闯进我的心里,踏平了烦恼,挤去了不快。这会儿,若有一只鸟儿,耐不住性子,扑闪着翅膀,从我身旁冲上云霄,“嗖嗖”,那是它翅膀的振动声,有节奏,有韵律,似天籁之音,奇怪了,每每那时,我的呼吸也会随着它翅膀的舞动儿变得越来越悠长。这,只有聆听者才能听到,感受到。
我甚至爱在饭堂里聆听。别看那里人声鼎沸,声音嘈杂,却能从中听出另一番趣味——饭堂里的同学常常三五成群,趁着排队的空隙,凑在一起讨论问题,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他们有的在探讨难解的数学题,有的在争论时事,有的甚至聊起了电竞……交谈声此起彼伏,仔细辩听,我常从中受益。这,只有聆听者才能听到,感受到。
声音时时环绕在我们周围,或悦耳,或嘈杂……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伴侣,隐藏了各种感情色彩,或自然,或愤怒,或幸福,或美好;我爱聆听,每一次聆听,都是一种享受,一种净化,一种感悟。这,只有聆听者才能听到,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