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我出生的地方,它存储了我天真烂漫的童年。我经常会思念我的家乡,而我最想念的就是故乡的雪。
小时候,除了能放暑假的夏季外,我最喜欢的就是冬天了,不是因为那短暂的寒假,而是因为那纯洁美丽的雪。每到冬天,下雪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就会离开空调、暖气,穿上毛手套,开开心心的到庭院里堆雪人、打雪仗。有一次,我走到后院小溪旁的空地上堆雪人。忽然,一个雪球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刚好落到我的头顶上,冰凉的气息立刻渗入我的脑门。我立刻趴下,拿着用来看雪景的望远镜四处观察,并一心二用地捉着雪球。有情况!一个耸起的“雪包”正抖动着,我捡起一个雪球,瞄准那个“雪包”就扔了过去,可惜落空了,每打中。他抬起头哈哈大笑。这一下,我看清了,原来是我的邻居小智,他也很快地滚了一个雪球向我扔过来,我一侧身及时地躲开了。然后我又捡起一个大雪球,趁他忙着做雪球时,我用力扔出手中的雪球,哈哈!他被击中啦,我兴奋得大叫了一声。突然小智拿起一块雪扔向我,雪团像一道白光飞向我,我躲闪不及,雪块在我胸前开花了,雪沫飞得到处都是,飞到脖子里,顿时感到凉丝丝的,爽极了。我们俩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很快两人几乎都变成了雪人,我们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打雪仗给我带来了欢乐,我喜欢打雪仗,我喜欢故乡的雪。
我算是个小吃货,所以喜欢吃的东西真的有很多,有:咖喱饭、重庆小面、鸡蛋仔、炒三丝、铜锣烧等等,想让我从中选出一种我最爱吃的东西的话,无非就是给我抛了一个大难题。但是有一种美味让我念念不忘,那就是杭州小吃——猫耳朵。
说起我为什么喜欢吃猫耳朵,就想起了那件事:那一年,小小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杭州旅游。因为妈妈是杭州人,爸爸也在那儿待过。所以他们在一路上聊了许多我听不懂的事情,也讲了许多当地的小吃。当时我还小,记不住太多,但有一个名字令我很不解,那就是猫耳朵。那时我就想:“猫耳朵是什么?是用什么东西做的?难不成是用小猫的耳朵做的吗?这真的能吃吗?那也太血腥了吧!”想到这儿,我便吓得不敢再想下去了。
到了杭州,我们先登上了初阳台,再下山逛了苏堤和白堤,然后便去游玩了大名鼎鼎得西湖和黄龙洞。虽然景色很美,但是我们的肚子也饿了,熟悉这一带的妈妈问我们要吃什么,“随便”两个字刚想说出口,可我突然想我还没搞明白“猫耳朵”是什么呢!就立马改口:“去吃猫耳朵吧!”到了餐馆里,当一碗热腾腾的猫耳朵被端上来,我一直不解的心立马被放了下来。哦,它原来长成这样啊!一碗浓浓的、乳白色的高汤里浮着好多好多白白的,酷似小猫耳朵的面疙瘩,面疙瘩已经被高汤烧得有点半透明了,被捏成了一个个小三角。半浮半沉,香气四溢,让我心痒痒的。哦,是谁想出的这个“猫耳朵”名字,真是名副其实啊。后来听爸爸说,原来“猫耳朵”这个名字还是乾隆皇帝给取的呢!稍稍吹凉,我就用汤匙舀了一大勺吃。妈妈一边在边上提醒我不要被烫着,一边举着勺子来我碗里舀了勺去吃。居然抢我的“猫耳朵”!还说:“你还小,吃不下那么多”。不一会儿,一大碗猫耳朵就被我们瓜分掉了。虽然当时算是吃饱了,可我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还没仔细吃过瘾,猫耳朵就吃光了。
如今,我已经好久没有去杭州了,但我心里一直记着那一碗鲜美的猫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