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的一天,我与妹妹的一次对话使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字的温度。
那天天气十分干热,走在路上,行人们都汗流浃背,恨不得马上跑到空调屋里去喝一口凉水。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开车外出。不巧,车上的空调坏了,我们就忍受着发动机和天气的双重考验。就在热到快要受不了的时候,我的妹妹忽然说出了一句话:“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是汉族吗?”我和爸爸一脸不解的看向她,只见她薄唇微启:“因为我们一直在流汗啊。”听到这句话,我和爸爸先是一愣,然后捧腹大笑。我随后笑着说:“没文化真可怕。”但我的妹妹紧接着说:“哼!谁说我没文化?那你给我解释解释我说的哪里错了呀?”我一时语塞,竟不知道如何反驳。
几天后,我连忙找到老师,并向他询问这个问题。老师拍了拍我的肩,笑着说:“不用担心。此汉非彼汗。流汗是人体正常反应,是三点水加上干,表示炎热干燥流汗。”我连连点头。而汉是指汉人,两个虽然读音一样,但意思不一样。
啊!原来是这样,我弄懂之后立即向妹妹解释,妹妹也表示自己懂了此汉非彼汗。这件有趣的小事不仅使我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了凉意,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也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一个中国字,一句中国话,饱含着文字的温度,心灵的温度。
来源公众号:浅尝辄止、365在线学堂
在年年花开花落的消息里,快乐或者忧伤,不觉吟着,快乐总是太短,挽不住的清晨一样的时光,寂寞总是太长,挥不去的雾一样的忧伤,那么就请清风伴着光,寻找我梦一样的远方……
星光
在我看来,不论曾经、现在还是将来,有光的夜就是静谧的:太阳逐渐下沉,抓住了最后一分一秒,向世界倾洒着最后一抹余晖,天边的红霞飘浮在地平线之上,若有若无,世界被抹上了一层藏青色,最后逐渐加深,成了一片黑,一、二、三……上帝给这匹丝绸镶上了点点晶莹,绽放着这夜间特有的光芒。
月光
曾经在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中看过这样一句话:“星星就是天上的小孩,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只要月亮一出来,星星就不见了。”幼稚的我只会在心中替星星打抱不平,当天阴起来时,天上的星星似乎都不见了,只有几颗还在挣扎着要挣脱乌云的枷锁。丛间的小虫子们也不再歌唱,世间像落入了地狱一般的死寂。“看来要下雨了呢!”母亲叹了口气说。我抬头仰望夜空:“妈妈,星星都哪去了呢?”母亲不语,无意间,发现了密密树枝后的那一缕能穿透人心的光芒。她被乌云缭绕而不是被群里簇拥,她似乎是在尽最大的努力给予这个世界一丝光亮。刹时间,感觉月亮似乎没有贾平凹笔下的那样无情了。
眸光
我再望向刚刚不语的母亲,丝丝皎洁铺撒在她面庞上,染白了鬓角的青丝,岁月在她的眼角划上了一道又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可唯一不变的是母亲眼眸中的光,即使是乌云也无法遮蔽的光,这束光芒,将会是我毕生的美好……
纵然有花开花落,潮涨潮汐,云卷云舒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这片夜空和那双眸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