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壶香茗,弹一曲悠扬的旋律,追寻着那些四季的味道。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季,万物复苏,冰河解冻。一切都是新的模样,桃红柳绿,莺飞燕舞。一切仿佛初生般纯净。柳树伸长了躯干,小草偷偷的露了个头,生机盎然。这就是春的味道。
热,无疑是夏天最好的代名词。万物变得富有了活力。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蜜蜂也整天“嗡嗡”的叫着。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热乎乎的,草软绵绵的。夜晚萤火虫在森林里飞舞,伴着夜莺时不时的鸣叫。这就是夏的味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无疑是萧瑟的。秋风扫落叶,大有一种别样凄凉美。这就是秋的味道。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无疑是一种孤傲美,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这就是冬的味道。
不论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春;还是“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的夏;或者是“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的秋;亦或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冬,都拥有了别样的风采。
让我们踏着春的步伐、带着夏的翅膀、迎着秋的凉爽、冬的洁净,去发现,探索更多的四季味道吧。
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说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应该规范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拼音。汉字拼音从古代就广泛使用,而最早出现汉字的国家便是我们的祖国。
“嘴巴长大a、a、a,公鸡打鸣o、o、o……”一年级学拼音的时候记得最牢的就是这六兄弟——a、o、e、i、u、ü。记得第一单元考试时,我十分自信地做完了试卷。妈妈接我回家的路上,我无比得意地跟妈妈说:“妈妈,考试好简单啊!我一定能考满分!”可谁知,试卷发下来,除了第一题拼音题错了,其他题目都对了。老师讲试卷的时候,重点提了拼音题里的bd、pq两对兄弟,并说:“有一位女同学,就是把它们混淆了,希望这位同学下次注意一点。”我知道老师讲的那个同学就是我,只是给我留了面子,所以就没有当着同学们的面说出我的名字。我想:唉!我太自以为是了,回家定要好好复习。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预习一篇文言文,还要朗诵一遍给爸爸妈妈听。回到家我就立马卸下书包,翻出语文书,捧着它,让爸爸妈妈安静下来听我朗诵文言文。当我读到“yue曰”时,被我读成了“ri日”,我发现爸爸妈妈偷偷笑了,我不懂,为什么他们要笑?就这样读了下去,一连读错了好几个这样的字,爸爸妈妈也越笑越起劲。我暗暗想:为什么他们要笑呢?是我读的不好吗?还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我不以为然地说:“爸爸、妈妈,你们在笑什么?”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你啊,把‘曰’读成‘日’啦!”我脸上拂过一阵红晕,像极了一个红苹果,连自己都想要啃一口。唉!可要好好学拼音了。
从那以后,我就每天重点复习拼音,错误也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