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文明,是保护大自然的方法;文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中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称号,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文明,不知道这个称号能不能流传下去。
去年寒假,爸爸突然出了一个主意,带我们全家人自驾游去常州恐龙乐园玩。到了那里,虽然人很多但我还是开心地跳起来了,准备去买票,还在排队买票的时候,突然有两个人插队插进了我们前面,真是不文明,说也没说就插在了我们前面,我提醒前面的叔叔:“叔叔,这样插队是很不文明的,请你以后不要这样了。”叔叔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理也不理。我很生气,心想:“现在的人怎么这么不文明啊?”
想玩一个游乐项目,因为想玩的人太多了,每项都要排队,可是有一些大人牵着小孩直接冲到前面插队,结果等了差不多都已经过了半个小时了,才轮到自己。我心里又想:好好排队不行吗?这样插队谁都快不了。
当我坐在摩天轮上。望着地上的人群,发现有些人,喝完饮料直接把瓶子扔到地上,还随地吐痰,真恶心,我想,我都不敢下去了。我看见有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捡起了许多瓶子,把他们扔进垃圾桶。打扫卫生的人纷纷夸奖这个小女孩。要是我在下面的话,我肯定也会夸奖她的,因为她特别讲文明,是我们的榜样。
其实,讲文明是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你做起,要是我们讲文明的话,“礼仪之邦”这个称号也会流传下去的。
我走过稳稳当当的桥,走过摇摇晃晃的桥,走过宽阔平坦的大桥,走过美丽诗意的小桥,但我走过最多、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要算环城路那座简单不过的人行天桥。那座天桥在车海之上,俯着身给人们一条安全又舒适的通道。
那桥是一个长长的n形,宽相当于两条马路。桥是坚固的水泥结构,镶着优雅的砖块。桥的两头有花有草,花和草仿佛是净化器,大量减少了车的废气。桥的两边是玻璃,既是安全扶栏,也成了挡风板,仿佛是两排站岗的哨兵,随时保护着人们,也遮挡着风雨。
从天桥上走的人,似乎都很喜欢这座桥,经常会有人在天桥上逗留逗留,放眼望去,看到了城市的雄伟和亮丽。我也不例外,有时去上课,也会在上面停留一会,闻一下,看一下,听一下。闻到从不远处传来的鸟语花香,看到桥下面大道上的车来车往,听到人们快乐的脚步和话语。从人行台阶上去,鞋子走过那漂亮优雅的砖块,似乎也沾上了一丝神力,好像走的路再陡峭,也不会退缩,反而会迎难而上,如小菜一碟,不在话下。如果是骑单车,台阶有一边专供推着单车上下,车胎从那里滚过,仿佛也获得了新的动力,再险峻的路,单车也能顺利上下,去往想去的地方。
那座桥就这样静静地卧在那里,默默地为大家提供着方便,我就像是其中一个被呵护的宝宝,踩着桥上下学,在桥的目送下来来回回。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已经陪伴了我十一年的时光,其间我们也遇到过困难,但都被她打败了。她就是我强大的后盾,支持着我,像桥一样引领我走过风风雨雨。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