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这是什么声音?如果你当时在场,就会看到一群小孩在拼命的呐喊。目光一转,你就会看到另外一群小孩踩到三块木板,轮流向前走着。他们在做奇怪的运动。哈哈!告诉你吧,我们作文班的同学在做一种好玩的游戏——摸石过河。
说来话长,今天老师莫名其妙的宣布要举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游戏,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有三块木板,参与者必须站在中间的一块木板上,并把后面那块木板,放到自己前方,用这种方法到达河对岸。若途中脚踩在了地上,就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比赛分为五个队伍:猎鹰队、飞虎队、飞龙队、吃鸡队、王者队。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赛场上有两个孤独的孩子没有参与到其中来。怎么回事?难道这两个孩子不愿意玩?告诉你吧,才不是呢,由于人数的原因,这两个孩子由参与者摇身一变,成了裁判,顺便维持纪律。这两个小孩就是我和陈卓。
赛况越来越激烈,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猎鹰队队员和飞虎队队员把其他的队员远远的甩在后面,两个队员不相上下,结果马失前蹄,他们居然踩空了。被我黄牌罚下,重新回到了起点。
团队赛结束了,个人赛打响了。每个队选出最快的队员,个个摆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样子。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赛场中爆发出一声惊呼。原来王者队的队员胜利了。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一个道理:个人手脚灵活固然重要,但是团结合作更重要。
人并非全能的,他们或欢喜或悲伤,或兴奋或失落,或勇敢或怯懦,但这一切,都需要将这份感受分享。那就是——陪伴。
我是幸运的,从小生在一个不算特别富裕但很完整的家庭。打比赛紧张时总会从上方看台飘出一个粗如雷的声音:“庭嘉,加油!”我不禁有些恼,太尴尬了,却又多了份温暖,不经意间,才发现自己嘴角不知何时上扬,心中那份压抑减少一半,当超常发挥甚至打败师兄时,我投入他张开的双臂。
7岁,我的第一块金牌到手!
全国比赛啊!我多么紧张!我,代表四川,站在6*6的比赛场上,他还在看台上,却没那样刚强地叫喊了,只是在我回头看他时竖起拇指。最终以当天上午最高分拿下第一块全国赛金牌,当我的照片被贴在全国冠军墙上时,他站在我身后,拍拍我的肩膀,没有更多的语言,只是带点哽咽地说:“好样的”!
数年后,经历过大大小小三十多次“战役”的我,又一次站在台上,同样忐忑,安慰我的是近四分之一看台的喊声:“kuhikuhi(庆熙庆熙)”,心是定了,却又有份失望,没有自己想听的那个最大的声音,回头,想象着空座上的他笑着比了个大拇指。我笑笑,扭过头去,生怕再看一会儿就会发现他不在那儿……
“放心,他在那儿。”我告诉自己,鼓起勇气走上台……“青方,胜,7。26分。”又赢了,看到了吗?转头向那位置一笑。又慢慢让笑容凝固在脸上,呆呆地看着座位。我十二岁了,长高了,跆拳道也打得更好了,你知道么?
“大哥,快走了,团体马上开始了,你不去,让我俩打混双吗?”“哦,就来,就来。”你不在这儿,但我自我催眠地告诉自己你在这里,也许源于你以前的陪伴吧!你的喊声、笑脸、拇指,无不成了我勇气的来源!
深吸一口气,瞟一眼身后的空位子,于是重新振作,就如同父亲你在身旁一样。“二弟,走吧,再拿他一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