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虽不是什么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我来说,却是最值得留念最让我欣赏的花。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许多花儿开始争奇斗艳。校园里,墙角边,那一丛夹竹桃在春风中轻轻醒来,伸展着纤弱的腰肢,默默张开朴素的笑颜。它,不与百花比美,甘于在角落里独自观望,似乎“与世隔绝”了。这景象,让我对夹竹桃的谦逊、朴实悠然而生敬意。
转眼间,春天悄然而过。骄阳似火的夏日扑面而来,迎春花、仙客来、桃花等花儿都已凋谢了,可夹竹桃还在盛开着。夹竹桃花期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到玉簪花、菊花,无日不迎风吐艳。这一点,同其它花比起来不是非常可贵吗?望着墙角默默不语的它,我不禁对夹竹桃这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由衷赞叹。
深秋的下午,天空有些阴沉。我来到夹竹桃下,花朵显得有些朦胧,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一阵阵浓郁的香气让这片天地变得富有韵味。上了六年级,学习压力更重了,不知为什么,我的成绩一直在下降,这使我越来越失落。抬头望了望墙上的夹竹桃花儿,它们似乎在朝我微笑,我也朝它们笑了笑,忧愁也消散了许多。一阵风吹过,花儿随风摆动。风停了,下起了微微细雨。在雨中,我更想观察夹竹桃,本以为花儿会被雨打落,眼前的景象超出我的想象,夹竹桃并没有惧怕,而是顶着雨露傲然绽放。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应该属于我的学习态度——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夹竹桃,你又给我上了人生宝贵的一课!
我爱这平凡而朴素的夹竹桃,爱它谦逊、毫不张扬的精神品质,更爱它给我的力量和信念。谢谢你,夹竹桃,在我成长路上,有你为伴,真好!
天气一天天转热的时候,端午节就要来了。几大传统节日中,除了春节,端午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热闹的节日了,吃粽子,捆五彩丝线,戴香袋,赛龙舟,逛庙会。对于孩子们来说,端午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一个节日。
一大早,不到四点,就被儿子喊醒了,小声央求着:“爸,挪下车,我和同学约好去爬山。”这也太早了!忍着满腹的没睡醒的抱怨,下楼给他挪车,想到我也得去上山采点艾蒿,索性我也直接上山。
我去了一个有点远的山上,那里人少,不像北山,人比艾蒿还多。以前端午节我也去过北山,感觉北山过一次端午节就好象经历了一场浩劫,去得稍晚点儿,不仅艾蒿,所有蒿类都难寻一根半根,甚至有人采不到蒿类连树枝也扯上一枝,扛在肩上招摇下山,实在过份。我在一个松林中的小山沟里安静地采了点儿艾蒿。早起的感觉真好,空气清新,晨风清爽,草香清淡,四周安安静静,反衬得几声蛙鸣、雉叫非常清晰。我用剪刀剪了大半袋子,这样采不伤根,过个把月再来采,还有新芽可采。艾绒热炙、艾叶冲澡、艾蒿泡脚都是非常好的健体手段,我每年都会备上一些。
看着太阳要冒头了,我也收拾一下回家。下山快进市里时,陆续有人上山,还是奔北山。北山,失火城门前的池鱼。
大庙前好长一溜商铺地摊,不光卖端午节特定商品,卖什么的都有,渲染出了热闹的节日气氛。
推开家门,一股粽子的清香扑面而来,妻已煮好了鸡蛋粽子,等我开饭。小女儿飞奔出来,向我炫耀她的五彩丝线。儿子也回来了,一家人开饭。儿子说屈原是他最想感谢的一位历史名人,不仅因为粽子,更因为庙会和放假。懒得理会他的“歪理邪说”,这年龄的孩子个顶个象刚会打鸣的小公鸡,充满了斗性。
吃完饭,本打算今天要出去踏青野餐,正在收拾东西,突然下起一阵急雨,噼里啪啦把好好的打算浇个七零八落。小女儿趴在窗前撅嘴,我趁机补一觉,希望老天过会儿能发发慈悲,给个晴天。
……睡梦中被小姑娘薅头发叫醒,嚷嚷着:“晴天啦晴天啦!”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情。一早上让俩小混蛋挨个叫醒一遍,看着妻在后边幸灾乐祸地坏笑,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生无可恋”是种什么感觉!看看外面,果然是天晴了。
后来山上的野餐还是很不错的。这就是我的一天,一个人到中年的俩孩子的爹忙碌但也满是爱之体验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