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小子”头发短短的,脸圆圆的,像一个又大又圆的鸡蛋,眼睛大大的,风风火火,从来都不穿裙子,喜欢运动。比如,跑步、打篮球、踢足球和打乒乓球等等,她都喜欢。
这天早上,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在教室里,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安安静静的等老师来。可蒙B坐不住了,突然,蒙B高兴的站起来,兴冲冲地跑上讲台,眼睛眯成一条线,眉毛弯成了月牙,乐呵呵地挥舞着双手自己唱到:“我头顶锅盖,身穿小麻袋,腰系海带,手里拿着小白菜!”
同学们一看,哈哈大笑起来,有的同学坐在椅子上大笑,有的同学笑得趴在桌子上,有的同学已经笑得躺在地上了。顿时,教室像锅爆开了一样:
“蒙B太好笑了!”
“蒙B好像电视里的傻瓜一样!”
“蒙B疯了!”
……
老师到了,他飞快的走上讲台,使劲地打了蒙B一下。眉毛紧锁,眼睛瞪得大大地,鼻子冒着青烟,牙齿咬着嘴唇,脸像淋了番茄酱似的:“蒙B你在干什么?”
蒙B回头一看,突然站到了一个小角落里,手挠了挠脑袋,低着头,羞愧的看着老师,大声地说:“其实……其实我是傻瓜二代!”
老师听到了,差点气得把血给吐出来了,老师说:“我要给你的家长打电话!”
老师批语:从人物外貌特点描写的非常细致,中间故事也是围绕“假小子”的特点在写,中间无提示语也是一大亮点,证明课堂知识点能够完美消化,继续加油,老师看好你哦!
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奔腾。或高山峡谷,一泻千里;或平原浅滩,悠然舒缓。
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流向。或归于汪洋大海,浩浩荡荡;或止于无边大漠,无声无息。
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或张扬,或沉敛,都是给予世界的丰富与多彩。
勇敢做自己,成为自己。烟火人间里,即使微茫,也要努力成为那道不一样的烟火,绚烂一方天空。
始终,做自己,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对林徽因一生最好的诠释。近代中国众所周知的才女,林徽因,让中国文学艺术界充满生机与活力。动荡的时局里,依然醉心于自己喜爱的文艺。且,召集当时的“同好”们高谈阔论。“太太客厅”里,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她恣意地发光发热,用自己的自信与热情,点燃了更多人的激情与昂扬。她的不俗睿智,她的妙语连珠,她的远见卓识。无不令人慨叹,座上宾徐志摩盛赞:她双脚完全是自由的,走自己的路。
才情女子向来惹人怜,也最是温婉。但,在北京古城墙被拆时,痛心于时人的短视,她,也有怒目金刚的一面。痛斥时人的无知,更哀痛于历史遗产的无辜。但,强大的历史面前,她无可奈何,只能坐视自己所痴爱的古建筑倾塌与消亡,这是何其的痛心与残忍。一生留恋与文学与建筑之间,终其一生于此,虽有不遂愿,但始终做自己,孜孜于自己所爱的一切,无怨无悔。
始终,做自己,做那个最快乐的自己。
一生流浪漂泊,始终追逐本心的三毛。终其一生,都在路上,一双躁动不安的脚,游走于世间奔着漫天黄沙而去的三毛,只是追随了自己内心的呼喊,忠于了自我内心的渴望。于她而言,沙漠不是苍凉,不是荒芜。沙漠是哭泣的骆驼,是唱歌的稻草人,是房前的花园,是路边的帐篷,是友人的善良,是恋人的笑脸,是远处的大海,是世界尽头的朝霞满天。来到撒哈拉,如鱼儿得水般,她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生活上的种种不便,都是诗意的,充满了浪漫和想象。所有的平凡,在她手上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撒哈拉沙漠中,她成为了沙哈威人眼中,最可爱的江湖郎中,虽然手段离奇,但总能歪打正着。在那块土地上,她还是记者、老师、室内设计师。生活简简单单,就在自己的手上,由自己来塑造。这里,她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也把真诚和快乐带给撒哈拉。热情的撒哈拉也给了三毛一段自由而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不同的个性经历,必然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但,我们不必羡慕他人,也无需悲叹自己的平庸。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魅力。最重要的,还是成为自己,那个最像自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