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宁静,夜色如水,我不禁想起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叶老师。
叶老师有一头又长又卷的头发,像丝绸一样轻柔,眼睛总是弯弯的,嘴角微微上扬。每当看到叶老师的笑容,顿时一股亲切感涌上心头,让人不自觉地想与她亲近。
叶老师非常敬业。
记得一天中午的自习时间,校长来到我们班窗前,招招手,示意叶老师出去一下。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校长把老师叫出去干什么呢?难道老师犯了什么错?”我问我同桌。“不会!我们的叶老师这么好,怎么会犯错?”同桌肯定地回答。
正当我们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时,老师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老师低声说:“我知道你们在议论什么。”
老师停了停,又继续说:“刚才校长问我,你儿子发高烧住院,为什么不请假去陪你儿子呢?”
叶老师哽咽了:“我的儿子身边有爸爸在照顾,如果我也过去了,你们怎么办?”听了叶老师的话,好多同学的眼睛都红了,我也泪眼婆娑。
叶老师对我们很有耐心。记得有一次我在做阅读理解,被一道题给难住了,正当我抓耳挠腮的时候,叶老师走到我的面前,看到一脸茫然的我,又看看我正在做的题目,给我讲了好几遍,直到我真正搞懂了。
倚窗而立,凉风扑面,我抬头看了看月亮,仿佛看到叶老师那笑意盈盈的脸庞。
亲亲我的叶老师!
下午,我跟着我家人来到了国家博物馆。那里我以为是很空旷的地方,没想到居然人山人海,要排很长的队,之后我和家人运气很好地在停止发票前进了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很大,又宽敞,同时有很多展馆在进行展出。我挑了一个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场馆,那个展览的名字是“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生肖画展”。场馆有一个简介,上面介绍着黄永玉这个老艺术家画生肖画的由来,他在每年都会画十二张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画。他从2006年(狗年)开始画,画到2017年(鸡年)。12年间,黄永玉先生每年在新年到来之前都以生肖为题材画12张画,从他78岁,画到了89岁。
看的第一个生肖是鸡。老艺术家用生动形象的书法画了好几只鸡,然后是一大群的公鸡母鸡,但是老艺术家在旁边写的字我有点看不懂。我一般会从我喜欢或者我感兴趣的动物看,但是因为今年是鸡年,才先去看的鸡。
下一个生肖我看的是“鼠”,有一张画画的是老鼠特别地丑,旁边写着“我丑,我妈喜欢。”但是我却不知道这个怎么读,给读成了“我妈喜欢我丑”,把旁边的人都逗乐了。我的爸爸告诉我,“我丑,我妈喜欢”才是正确的读法。因为每一个小宝宝出生下来都是特别丑,不管将来是多么帅的帅哥,小时候出生时都是很丑的孩子,但妈妈永远不会讨厌他,反而会爱这个孩子。看来这幅画里,还藏着很深的含义呢!
接下来看了看马。有一个马身上是红的颜色,身上还写着2014年,但是旁边没有写着字。我本来就想来看一看马,可是马上面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接下来去看一看狗。其中我拿手机拍了四幅画,第一幅画是一只狗叼着一个包子,大家想到的应该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幅画上面写的就是这个,下一幅是一个书法,上面写的是“狗和人,你说句公道话,谁真诚?”。第三幅画画的是一只狗叼着一只老鼠,因为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第四幅画画的是一只警犬,旁边写着一列字“咬人的狗不叫”,我觉得第四幅画画特别好,其含义让我觉得很有道理。
下一个我要去看一看生肖兔。我首先看到了一群兔子由汉字演变而来,但是特别的生动形象。下一幅画画的是乌龟和兔子在一个笼子里面,旁边写着“龟兔同笼,你能算出来吗?”假如说做龟兔同笼,那至少比鸡兔同笼简单。
看完所有生肖以后,保安们让所有人离开这里,我也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