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迈着不缓不急的步伐,走路时有拖鞋在地上擦过的声音,一弯浅笑如少女般万千深情,洪亮的嗓子喊道:“来了!”吱吱嘎嘎声中,木门开了。
经常去外婆家,木门的“吱嘎”声中,她总是笑着。
夏季,繁星点点,乘凉结束后准备回房睡觉,关木门时意外发现门锁锈了,外婆感叹一声:“和我一样,年老不中用了啊!”便走进里屋寻找工具。
自从外公走后,这些事都由外婆独自处理,她并不想麻烦别人。不一会儿,外婆从房中蹒跚走出,额头上冒了不少的小汗珠,皱着眉,又似乎添了几道皱纹。一副老花眼镜,一张小板凳,没有之前这么精干,蹲下身来,动作缓慢,双手撑着膝盖坐下,拿着榔头的双手微有些颤抖,找着小铁钉半天都不知何处下手。尽管不精通换锁,尽管皱着眉,叹着气,她还是依在木门上,陷入悠远的沉思中……
每年的春节,爸爸妈妈会把我送回乡下陪外婆,最令我期待的是给木门贴春联,大年三十早上,外婆早早从床上爬起,裹上棉大衣,打开木门,“吱吱嘎嘎”的声音将我吵醒。我手拿又红又长的春联,外婆踩在长凳上,借助木门的把手蹬了上去,慢慢揭下旧春联,换上新春联的过程还颇有仪式感,我把新春联双手奉上,外婆再用新图钉敲上,嘴里发出“嘿嘿”的口号,这木门也热闹地“吱吱嘎嘎”……
木门的年历写在了木板上,外婆的病灶医生却写在病历上,外婆在与病魔抗争期间,久违的木门再未开启过,尽管全家人拼尽全力,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外婆。我和她仿佛是一场未完待续的电影,看着看着就停了;仿佛是生命中的两个过客,走着走着散了。只留下无人问津的木门,只留下无尽的思念……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读书的呢?不记得了,但我明白,现在的我已经离不开书啦!
——题记
我也曾在《唐诗三百首》中与李白、杜甫斗诗百篇;在《聊斋志异》里与蒲松龄共话鬼怪;或是在《朝花夕拾》中品味鲁迅非凡的童年;在《西游记》里领略师徒四人历险时的种种奇遇……读书的滋味是什么?这需要我们自己去探寻。
懵懂·初识
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书的呢?记不清了,只是隐约记得当时特别着迷童话故事,每天晚上都要缠着妈妈讲几个故事才肯入睡。平时从幼儿园一回家,便常常捧起妈妈讲故事的童话书,虎头虎脑地翻看起来,尽管全是拼音和插图的绘本,也不一定都能理解其中的含意,却也看得津津有味,经常手不释卷。
初识·沉浸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满足于全是插图的故事书了,开始央求妈妈给我买更多内容丰富的书。所以,我便有了第一本百科全书、第一本励志小说、第一套漫画全集、第一系趣味杂志……我开始逐渐阅读不同种类的书。妈妈下班回家,定能瞧见我捧着书,坐在阳台上细细品读。从开始看不懂的地方囫囵吞枣,到后来的刨根问底,我在书中得到了成长和蜕变。阳光倾泻下来,洒在我的脸庞和书本上,虽然我不曾见过自己看书的样子,但相信每个人沉浸在书中的人,定是认真又美好的模样。
沉浸·成长
不久前,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我只是在书堆里多看了她一眼,此后便再难忘却她的容颜——《二次元女生进化论》。神秘的封面与新颖的标题一下子就吸引住我,使我对她欲罢不能,我赶紧把她送进了“购物车”。之后,哪怕不是周末,我每天都会在努力完成课业后腾出20分钟的时间来享受我的读书时刻,享受这本书新颖的内容,前卫的风格,享受她带给我潜移默化地点滴的变化。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讲述了四个小伙伴相遇并历经重重困难和考验终于实现各自梦想的故事。看完这本书后,我并没有着急继续阅读下一本书,而是开始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些什么?这本书带给了我无数的遐想与鼓励,我把自己的思考和关于这本书的故事写在了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特别喜欢这种励志小说,随着书中的主人公一起去经历挫折、面对困难、成熟长大、获得成功;他们一起冒险,彼此互助,迎难而上,收获友谊……合上书本,我长吁了一口气,仿佛自己又多了一次与众不同的神奇经历,得到了一次崭新的蜕变。
成长·收获
看着书架上的一本本书籍,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个故事,一段段经历。是书,带给我思想上的富足,心灵上的升华,也使我的文章可以信手拈来,而书中精彩的故事,也每每带给我人生的启迪,使我不断地成长成熟。
如果问我读书的滋味如何,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有趣、快乐、安静、幸福……总归要靠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知道——因为读书滋味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