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听到这首诗时,我就会想起妈妈对我无私的关爱。
我的妈妈是个家庭主妇。开心时,温柔的像只猫;生气时,凶的像只母老虎;操心时,唠叨的跟个鹦鹉似的。可谁知道,这些都有无数的爱呢?
每次我不管是出去玩,买东西,上学、放学,妈妈总是来接我。在路上的时候,每次妈妈都会让我走在靠里的右边,狭窄得不得了。而妈妈总是走在靠在外的左边,在宽宽的马路边上可舒服了。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是这样。
那天,走在回家的路上。和往常一样我走在左,妈妈走在右,被妈妈挤得不行,我就有点不耐烦心想:有本事我走宽敞的一边,你走狭窄的一边,你试试看看你受得了吗于是,我趁妈妈不注意时偷偷跑到左边,真宽敞啊!连空气都自由一些。妈妈呀!你怎么这么小气呀,连给我个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都不给我。
这时,一巴掌下来,我只好又乖乖地走到右边,妈妈生气说“左边是你想走就走的嘛,也不看看自己多大了?”有那么生气吗?又不会要你的命,真是的我都不信了,我还不能在那边站了。
刚好妈妈的手机响了,真是,天助我也!我又躲到左边。这时,一辆车开来,正在接电话的妈妈眼疾手快地直接把我拖到右边,生气地说:“不让你往这边凑你还在一个劲儿凑,没事吧?没事就好。”接着妈妈唠叨说“你都多大了?还不听话?”
是啊,妈妈在左,母爱在右,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篇好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导师,当我们再一次读这篇故事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詹天佑》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詹天佑不怕西方列强国家的要挟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在北京到张家口之间的重山峻岭中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重重的困难,他从不放弃,总是想着这是中国人自已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在各种因难面前,都被他迎刃而解。在居庸关,他用两端同时向中凿进的办法;八达岭,他用中部凿并法。最重要的是,在青龙桥附近,他用了新方法——发明了人字形线路,完成了任务。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掩卷沉思,詹天佑不怕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可我呢,仅是一点小事都不想完成,我真是不如他。
我晚上写完了作业,吃了饭后,妈妈让我写一张试卷,可是我却一会说肚子疼去上个厕所,一会说我还有书没看完,又去看一会书,反正我是有什么理由都拿出来,拖延一会儿时间,可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一点理由也没有了,只好慢腾腾地去写作业。我先把简单的题写完了,再把学习机拿来,一边玩一会,一边搜索一个题。实在写不出来的题,我就随便写一个,反正妈妈也会把答案给我让我自己对答案检查,我称机抄下,不就可以了嘛。
现在想一想我这种思想是多么的不正确啊,詹天佑不怕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刻服了因难,而我我却连一张小小的试卷都不敢面对,詹天佑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学习啊!
我明白了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做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而《詹天佑》这本书使我知道了人一定要不怕困难,努力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