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的开端,也是冬天的结束。春天向人们、向万物、向天地发出由心的呐喊,我似乎听到她在说:我回来了。她说的是那样义正言辞。
冬天的最后一场雪。我趴在窗前久久凝望着窗外那微微小雪,他们在空中旋转着,舞蹈着。望着窗外那不久即将逝去的雪花,我不由得有些惋惜,我将手微微地伸向窗外,只见一朵朵的雪花在我的手指间悄悄融化。“多么美丽的雪花!”’我由衷的赞叹道。有的雪花因顽皮快速的落到地上融化了,有的雪花还因舍不得天空在半空中旋转着。
冬天就在这时偷偷的逃走了,而春天也在悄悄地向我们走进了。
春天向我们发出了第一个信号,柳树上的积雪几近融化,远看柳树的几个角落里几片嫩绿的柳芽正从树间冒了出来,向春天招手向我们招手。他们悠悠的在风中摇摆,我想过不了多久整个树上会有很多他们的兄弟吧!我幻想着:那应该会很漂亮吧!我又向远处的山坡上望去,春天给大山铺上了一层嫩绿的衣裳,我在远处望着它,它是静止不动的,加上蓝天的帮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想等山上的树木都开花时,他们微微的香气会不会传到我们的身边向我们询问他们是不是很香啊。就这样我闭上眼睛开始了无限的幻想。
春天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此时我想起来一句话“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得眼睛”。让我们一起寻找春天美的途径!
花开怎会无一不败,绿枝怎会无一不枯,月圆怎会时时不衰?花开花落终有时,缘起缘落无穷尽。这便是自然万物都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盈满则亏。
而残缺,何尝不是一种美丽?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不完满,不壮观,但是,平淡,真实,足以温暖人心,定会照亮黑暗。没有奢华的外表,满眼都投射着朴实和真诚。
春天,校门口矮矮的桃花树,随风飘落了的花瓣,在风中似流萤飞舞,似点点雨落,似珠子穿的帘子一般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地落到地上,人们便不再注意她们。桃花树,比之前更美了,不再是花儿几丛几丛簇拥着的那般惊艳,而是剩余的几朵残花,那种残缺的样子,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是孤傲,清高又稀奇的美;地上落得花瓣,亦是更美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们虽已残败得不成样子,但她们却滋养土地,那是一种奉献的美。残缺,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中秋佳节,抬头观月,古往今来,赏月的多、赞月的多、叹月的却更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圆之时似白玉盘般的无瑕皎洁,古往今来令人向往,那确确实实象征着团圆。但因为残缺,它会是个带着尖尖的牙的小船,载着嫦娥漂在夜空;它会是个拉满的弦,蓄势待发……月满后必是残缺,更是新月如勾。残缺,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人们背井离乡,各奔东西,但深深地情谊,留在我与故乡,你与我的心头,留存的是思念,更是最初那份美好,及时人们会变,在彼此心中,永远留着的是那个青葱岁月里的他们。残缺,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残缺也是一种美。天使折断了翅膀,她依然是天使;美玉上有瑕疵,它依然是一块价格不菲的玉;金子被掩埋,掸去尘土,它依然会闪闪发光。
残缺美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世人皆知的爱神维纳斯雕像,没有双臂,是一件残缺品。然而许多雕塑家在观察研究之后,发现他们却无能为力。因为无论怎么样设计,给她安上双臂之后,都无法保持她原来的气质。诚然,给她安上双臂之后,她完整了,但她却不完美。就像我们宁愿养一盆有枯枝的花,也不愿拿一盆假花一样。
残缺,也是一种美。它使痛苦者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使寂寞者托起心灵的月亮;它使矛盾者感悟到真理。残缺,使维纳斯不朽,使《命运》交响曲得以永恒,令圆明园刻骨铭心。品味生活,品位残缺,你会发现:残缺如此美丽!世间万物,皆因残缺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