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
——题记
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冰激凌哪比得上童年的香甜?星星哪比得上童年的灿烂?玫瑰花哪比得上童年的美丽?
童年,是无忧无虑、幸福美好的。每当我想起童年时发生的趣事,脸上总会泛起红润的色彩,因为它像一湾潺潺的溪水流过我的心间……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和往常一样,我正坐在书桌前写着作业,可是,有一道题难住了我,我抓耳挠腮,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突然我想起姐姐曾经告诉我说:“聪明人有一肚子的墨水。”我恍然大悟,急忙跑进书房,偷偷地从里面拿出了一瓶墨水。我先闻了闻,噫,这是什么味儿啊?唉,没办法,为了变聪明嘛,我只好忍着痛苦,喝了一小口下去。没想到,再次看题还是不会。“一定是我喝的太少了。”我心里暗暗地想。于是我捏住鼻子,憋着气,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
没想到,我这一奇怪的举动被正在洗衣服的妈妈看到了。她连忙跑过来问:“昌明,你怎么啦?怎么喝墨水呢?快去把嘴巴涮干净!”被妈妈逼着把嘴巴涮干净后,我一脸委屈:“是姐姐告诉我聪明人有一肚子墨水的,可为什么我喝了这么多墨水,还是没有变聪明呢?”妈妈听了,哭笑不得地说:“傻孩子,姐姐所说的墨水,不是我们这种写字的墨水……”“那她说的墨水是什么?”我打断了妈妈的话。“姐姐说的墨水呀,是知识。你想要变聪明的话,就要好好学习,日日积累知识,这样才会成为聪明人。”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耐心地说。我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总会忍不住咯咯的笑,也许,这就是年少时的如诗岁月、梦幻年华吧……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就让我们一起回忆童年,品味那段美好的时光吧。
——后记
花开怎会无一不败,绿枝怎会无一不枯,月圆怎会时时不衰?花开花落终有时,缘起缘落无穷尽。这便是自然万物都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盈满则亏。
而残缺,何尝不是一种美丽?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不完满,不壮观,但是,平淡,真实,足以温暖人心,定会照亮黑暗。没有奢华的外表,满眼都投射着朴实和真诚。
春天,校门口矮矮的桃花树,随风飘落了的花瓣,在风中似流萤飞舞,似点点雨落,似珠子穿的帘子一般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地落到地上,人们便不再注意她们。桃花树,比之前更美了,不再是花儿几丛几丛簇拥着的那般惊艳,而是剩余的几朵残花,那种残缺的样子,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是孤傲,清高又稀奇的美;地上落得花瓣,亦是更美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们虽已残败得不成样子,但她们却滋养土地,那是一种奉献的美。残缺,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中秋佳节,抬头观月,古往今来,赏月的多、赞月的多、叹月的却更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圆之时似白玉盘般的无瑕皎洁,古往今来令人向往,那确确实实象征着团圆。但因为残缺,它会是个带着尖尖的牙的小船,载着嫦娥漂在夜空;它会是个拉满的弦,蓄势待发……月满后必是残缺,更是新月如勾。残缺,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人们背井离乡,各奔东西,但深深地情谊,留在我与故乡,你与我的心头,留存的是思念,更是最初那份美好,及时人们会变,在彼此心中,永远留着的是那个青葱岁月里的他们。残缺,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残缺也是一种美。天使折断了翅膀,她依然是天使;美玉上有瑕疵,它依然是一块价格不菲的玉;金子被掩埋,掸去尘土,它依然会闪闪发光。
残缺美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世人皆知的爱神维纳斯雕像,没有双臂,是一件残缺品。然而许多雕塑家在观察研究之后,发现他们却无能为力。因为无论怎么样设计,给她安上双臂之后,都无法保持她原来的气质。诚然,给她安上双臂之后,她完整了,但她却不完美。就像我们宁愿养一盆有枯枝的花,也不愿拿一盆假花一样。
残缺,也是一种美。它使痛苦者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使寂寞者托起心灵的月亮;它使矛盾者感悟到真理。残缺,使维纳斯不朽,使《命运》交响曲得以永恒,令圆明园刻骨铭心。品味生活,品位残缺,你会发现:残缺如此美丽!世间万物,皆因残缺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