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端午粽飘香作文4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99

俩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泪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用各种方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可今年的端午节我过的别开生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再次到来,高老师让我们也来包一下粽子,让我们也体会体会这种气氛。我们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包粽子,首先要把糯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一些糯米和红枣。准备好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糯叶折叠,围拢来组成一个窝,中间放进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诺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形。

而包粽子就要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形,我一开始包时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多角形,就是揉成了一团球了。

包好一些就可以煮啦,可煮粽子要等很长时间。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拨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啦!咬一口,美味无比!

在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劳的果实。

评书,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以幽默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把故事讲下来,并且可以从小故事中映射大道理。

现在爱听评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小孩子的生活是游戏,成年人的生活是新闻,老年人的生活是戏曲,在这个什么都是高节奏的时代,能有几个人可以从“生活”中静下心来欣赏评书呢?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

评书让我着迷。每天早上,我就会把播放器打开,开始一天的评书之旅;一日三餐也要有评书的陪伴,无异于是一种独特的“调料”;上学、放学的路上,评书又让我少了寂寞,多了乐趣;晚上,引人入胜、精彩的故事又伴我进入梦乡。

大概五六岁的时间,爸爸让我听了孙敬修爷爷讲的《三十六计》,三十六计内容有趣,每集不同,语言诙谐,道理深刻,每一计都让我了解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欢欣不已。我听完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每一计的名字我都能随口说出来。从那时起,评书就开始慢慢进入我的生活,为我的童年生活涂上了绚丽多彩的一笔:有三足鼎立,群英荟萃的《三国演义》;有好汉芸生,替天行道的《水浒传》;有不畏艰险,降妖除魔的《西游记》;也有赤胆忠心,精忠报国《岳飞传》;有一门忠烈,英勇抗辽的《杨家将》;还有侠肝义胆,功夫甲天下的《白眉大侠》;更有谈论历史,诙谐幽默的《明朝那些事儿》

……

我很喜欢听袁阔成先生讲的评书。他的语言幽默风趣,像《水泊梁山》里时迁的神态、动作、语言,能让我笑到肚子疼。袁阔成先生讲的评书很多,我最喜欢听的还是他讲的《三国演义》。这部评书将三国时期的所有事件“一网打尽”,像“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诸葛亮草船借箭”,“陆伯炎火烧连营八百里”等等,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诵。《三国演义》更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好多人物至今仍然活在人们心中:一身都是胆的常山赵子龙,一心报国的张辽张文远,白衣渡江的吕子明,还有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袁阔成先生把三国讲得“酣畅淋漓”,故事引人入胜,我是听了一集还想听下一集,实在是令人百听不厌。至今我已经听了至少三遍。

评书,让我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仅一部《三国演义》,里面就有约200个成语):身不由己,初出茅庐,舌战群儒,招兵买马;身在曹营心在汉,赔了夫人又折兵,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也让我认识了许多名人:曹操,宋江,孙悟空,岳飞,展昭、朱棣……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从张居正身上明白了“天才在于勤奋,成功需要靠实力,不可能靠瞎混”;从曹孟德身上知晓了“兵不厌诈,骄兵必败”;从时迁身上知晓了小人物也能“发光”的道理;从房书安身上明白了“改邪归正,十年不晚……”

评书,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将继续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