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时候,我跟姐姐去玩姥姥家院子里的健身器材。突然,我发现一只小鸟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
我非常奇怪,轻轻地走过去,发现小鸟已经死了,但不像是被杀死的,像是中毒死的。于是,我在周边寻找可疑的东西……找了一会,竟然发现地上有好多垃圾:有一些垃圾上有小鸟飞过的痕迹;我觉得小鸟是因为吃了一些不卫生的食物才死了吧?还有一些垃圾大多数是塑料瓶。
我想起姥爷曾经把这些垃圾拿到回收站。
想到这儿,我和姐姐马上找起了瓶子。不一会儿,我们就收集了很多塑料瓶,又把它们送到小区门外的回收站,叔叔笑着给了我两元三毛钱,还夸了我们。我说了声:“谢谢!”就赶紧跑了。因为我的肚子实在太饿了,要赶紧吃饭。
那天,我帮了大忙呢:既保护了环境;又回收了垃圾;还拿到了钱。
我希望人们不要乱丢垃圾,把垃圾分类。我还希望有机会再帮助大自然。我更希望人们像我一样,让地球更美丽!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唉……。”我无奈地摇了摇头。眼前的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花野草,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摇曳,乌衣巷的断壁残垣矗立在眼前,已是一片废墟。
想当年,王谢两大家族是那么繁华。高大洁白的城墙,门口的石狮露出狰狞的面孔,无一不显示出威严。院内美丽的大花园,精美的亭台,还停落着许多燕子。女主人们招待客人,男主人则一起吟诗作画,甚是热闹,可如今却……。我抚摸着朱雀桥上面留下的岁月的痕迹,真的过了那么久吗?王谢两家的繁盛彷佛就在昨天,真的过了那么久吗?我的耳边还不时的回荡着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真的过了那么久吗?我不停地问自己,可眼前的景象使我不得不相信这一切。
过去王谢两家堂前的燕子,如今已经飞入了平常百姓家,它们好像是时光的见证人,见证了乌衣巷的繁华也见证了乌衣巷的荒凉。
想当年,王家是书法世家,王羲之是书圣,王献之是当朝著名的书法家、诗人。谢家则是贵族,谢安的兄弟几乎全是大将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的变化,又有谁能预料到呢?乌衣巷就是一个例子,繁华之后便只剩下荒凉,无论什么都不可以避免。我不禁感叹:事物的变化太快,大诗人刘禹锡描绘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场景仿佛又一次映入了我的眼帘。
“叽叽喳喳……。”几声鸟叫声把我从思考中惊醒,我惋惜地叹了口气,最后无奈地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