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冬里,我漫步在林间小路上,两旁的树木枯黄了,有的树上没有一片叶子,都回归土地了;有的树上还挂着几片残叶,它们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它们刮跑。我又前进了几步,突然,一片绿色映入我的眼帘,那是几棵深绿色的松树,它们虽不如春天时那么的翠绿,但是还拥有绿色。这抹绿色也为冬天增添了几分色彩。
我走近去看,松树的枝条是直的,向上的,这里没有一根向下的枝条。枝条上排列着一根根尖尖的松针。松树的枝条不像柳树的枝条那么柔软,随风摆动,也不像杨树的枝条随意生长,松树的枝条永远都是直的,是围绕着主干生长的。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黄山奇松》,松树也是可以在高山上,在悬崖峭壁上生长的。松树无论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能生长,无论遇到任何挫折都无所畏惧。
古往今来,有许多许多的人,他们有青松一样的品格,比如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虽然在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后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现代科学家爱迪生,虽然他幼年贫苦,自谋生计,但他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所以才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他们像青松一样,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发奋图强,最终走向了成功的殿堂。
今后,我也要像青松一样,永远前进,发奋图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向前进,去战胜困难。
今天来到小区楼下,我就迅速按响门铃,冲上楼去妈妈说:“今天,肖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出门调查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被乱用的错别字。”
妈妈说:“好好好,吃完饭,我们就去步行街调查。”
我和妈妈走在喧闹的步行街上,很快,我们就在一家服装店的招牌上发现了错别字,招牌上的“伊拉克”写成了“衣拉克”。我们进店找到女店主,在我们的劝说下,那位身子不高但很苗条的女店主接受了我的建议,同意今后将错别字改正过来。这次劝说成功,让我信心大增。我们继续前行,进行着我们的调查。在一家餐厅前,我们看到招牌上又出现了一个错别字,商家将“大时代”写成了“大食代”,我们进店找到了店主,那个身子不高、胖胖的男店长也很和善,笑着招受了我们的建议,我们的调查一帆风顺。
可接下来的事,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们来到了一家服装店,又在招牌上看到了一个错别字,老板将“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老板是一个留着胡子的胖子,正坐在柜台后面玩手机。有了前两次的成功经验,我鼓起勇气,大大方方走上前,说:“老板,您好!您外面的招牌上有一个错别字,您把‘依依不舍’的‘依’少写了一个单人旁,这样的错别字不应该出现!”
那老板抬头瞟了我一眼,又低头玩自己的手机,嘴里飞出一句话:“关你屁事?不买衣服就走开!”我气坏了!这老板的态度真恶劣,明明自己写了错别字,还不愿意改正,这要是在我们班当学生,肖老师起码让他把“依依不舍”抄二十遍!但是,我是有素质的,我可不能跟他一般见识。于是,我又耐心地对他说:“老板,您写错别字,还挂在外面,让小孩子们看到了,他们会弄不清楚‘依依不舍’的正确写法,请您将招牌上的错别字改过来。”
老板显然生气了,头一抬,眉一竖:“你们有完没完,我写不写错别字关你们屁事!出去出去!”
妈妈见势不妙,拉着我的手往外走,我也一肚子委屈,我到底做错什么了?这时,店子里一位看衣服的顾客发话了:“老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写了错字还不改?你家没小孩吗?要是你的小孩把这个词记错了,你高兴吗?”
“就是就是,我们不看衣服了!”又有几个顾客把手中的衣服挂回了衣架上。
“我改,我改,改!”见顾客们都离开,老板放下手机跑了过来,一脸堆笑,“这位小兄弟说得对,有错就改,有钱就赚,人之常情啊!我改!”老板马上拉条板凳出去,把挂在门口的招牌摘了下来。
就这样,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那位店主改正了自己的过失,还向我们道了谢,谢谢我们帮助他改正错误。
这就是我们在调查中的小插曲,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明白了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永远努力,那么,事情一定能做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