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了,今夜的风变得越来越大,妈妈因为重要的事情,去出差了。
我从来没有和妈妈分开这么久。妈妈说出差很快会回来,只是几个星期,可对我来说却很久很久。妈妈不在身边的那段日子里,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还很想哭…那种孤单,我从来都没有感受过。
夜晚,妈妈托外婆来照顾我。外婆很高兴地过来了,我却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就像一个傻子一样。外婆问我话,我依然象一个木头人一样傻呆呆的,一动不动,一声不响。
外婆的手艺当然不比妈妈逊色,很快,香喷喷的菜香沁入我心鼻,但根本吸引不了我。平时妈妈在厨房,我一闻到香喷喷的菜香时,就立刻会变成一只小馋猫,小心翼翼地去偷吃,先吃为快嘛。可是现在,我一点也没有食欲。
终于,在外婆的三声四令下,我艰辛地吃完了一碗饭。我无精打采地走到书房,打开一本书,无趣的看了起来。突然,看到一处写一个小主人公生日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一群小伙伴都在为她过生日…。我越看越有趣,仿佛我就是那书中的主人公一样,飘飘欲仙。
我走到阳台上,秋风轻拂我忧伤的脸庞,抬头处,那漆黑的夜空里,有无数颗小星星,一轮圆月亮灿灿地悬在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象极了我思念�f盼妈妈的眼睛。我时不时望着那像一块大饼一样的月亮,我的脑海中不时地翻现出故事中的情景,我多希望那个小主人公就是我啊!
不觉得,夜巳深,我突然想到一首诗,是宋代张籍写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终于倦了,我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喊着妈妈……
安和桥上寻追光者,童话镇觅温柔乡。行者,在路上。
古城里,长桥上,人如海,车成行。行者,各有各的不一样,但大都行色匆忙,错过人间万象,也误了浮世骄阳。
背包客是行者,走向心路历程。是夜,华灯初上,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烟火鱼贯而入,只映得水面波光粼粼,惹人眼球,前路漫长,背包客无暇顾及夜色。
黎明,天边泛起了鱼肚白,上弦月收起了光辉,偶有些冷风吹过,春寒料峭,惊飞北归鸟,背包客收了收衣服,继续赶路。他说:“很多事情没有来日方长,很多人也会乍然离场,可再怎么风尘仆仆,终究也是我的路。”愿生活不会蹂躏了你的深情和眉目,不那么好的日子里每天都能有一个开心的理由。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游子是行者,走在追梦路上。游子往往独行,不畏孤独,孤独拆开看,有小孩、瓜果,有走兽、蚊蝇,熙熙攘攘,人味十足,足以撑起一个夏天的傍晚。他们相信“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们是多愁善感的,苦于每逢佳节,万家灯火,没有一盏灯为自己亮起,苦于来路坎坷,前路曲折。游子不怕沿途有雨,路上有霜,比起天黑野鬼,更怕心酸皱眉。迎风起,叶飘离,伊人何时归故里?“要么客死他乡,要么荣归故里”话音落,游子拖着疲惫的身躯仍在路上……愿山野浓雾都有路灯,风雨漂泊都能归舟,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月儿弯,月儿弯,书生十年是寒窗,伊人望,秋眉晃,宛在水中央。
学者亦是行者,走在求学之路。世人都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殊不知,若以风雨接流年,落魄书生最凉寒。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于是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古人亦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于是有方仲永天赋异禀,后与常人无异。学者行的是书山之路,身上满载的是梦想,催着莘莘学子成长。花山满绿又来春,书香伴月待黄昏,难得世上走一遭,也算不虚此行。愿书山学海后是前途无量,愿将往事煮成茶,从此清苦不为它。
人海十万里,谁可善待你?“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行者,不问来路,只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