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该明的月却不明,该圆的月也不圆。说是来了台风,风云敞月了。窗外那一阵阵凉凉的风起劲地吹拂我家庭院里的大树,树上那枯黄的叶子就好似一位位跳伞员,纷纷从树上跳下来。
我坐在家里,望着窗外那被风吹的“吱吱”响的树干,我不禁思念起去年中秋我和奶奶一起在我老家团圆的日子。
记得那一天,阳光明媚,悠悠的白云在天空欢快地跳着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我正坐在去往奶奶家的长途汽车上。
一到奶奶家门口,就看到了那棵在庭院门口——已经枯黄的大榕树,一位白发苍苍,但满面慈祥的老人微笑地走过来——那正是我奶奶。我欢呼雀跃地扑到了奶奶的怀里。奶奶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我。一阵秋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奶奶连忙把我请进屋。
在屋里,我望着窗外大树上红彤彤的枣子,我不禁在心中有了一个念头。奶奶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你想吃吗?只用拿一根棍子往树上一打就行了!”我顿时童心大起,拉起奶奶的手就往门外跑,闯进瑟瑟秋风中。
我来到枣树面前,枣树虽然叶子已有些黄,可树上却结满了不计其数、红彤彤的枣子。我拿起棍子往树上使劲一打,只听一阵“咚咚”响,树上的枣子就犹如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精灵,纷纷落下,就像下了一阵红枣雨。我兴奋极了,围着大树就是一阵狂跑。奶奶十分担忧,但担忧中又带着几分开心,欢乐,说“小心点,别摔倒了!”我跑了几圈就跑不动了,累得一下坐在地上。
窗外一阵秋风吹过,可突然那不听话的泪水忽得一下子蒙住了我的眼睛。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影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一首舒缓的乐曲,传入耳中这首,歌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温州。
温州是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华天宝,人杰物灵的地方,温州人有着“中国‘犹太人’”的称号。
温州冷热适中,不像北京那样,一入冬就会非常冷,一入夏就会那么炎热。温州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季风显著。
江心屿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首。雁荡山,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寰江心屿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温州话被列为“十大最难懂方言”之首,虽然很难懂,听起来也比较绕口,也很难学,但我觉得很亲切。要是出门在外,同外乡人说上几句温州话就会感到浓浓的家乡情。
提到温州话,就会想到温州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十分独特。在别的地方通常都会说“你好”之类的问候语,而温州人见面就会说:“你吃了没?”然后就会回答“吃过了。”或“还没吃。”之后才会开始话家常,或者是聊八卦之类。这在我看来,温州人民很有福气!“吃”是口头禅。所以温州才会后那么多独具风味的名小吃——-长人馄饨、矮人松糕,还有鱼丸等海鲜应有尽有。
温州话还曾为军事方面做过贡献。在战争年代,曾经被用来做军事密电用语,很多军事密电专家被难住了,急切寻求温州人——嘿,知道这些,大家应该和我一样,为我们家乡温州感到深深自豪吧!
温州人喜欢热闹,对人和善,好乐于助人,尤其勤劳。考的是自己的脚踏实地和拼搏精神,闯出一片天,打造出“温州人精神”!
和谐和美好是新温州的新风尚。晚饭过后,一家人围成团,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或者抬头看夜空,或者到江边走走,活动活动身体,看看养育我们的母亲江——瓯江。这里,四季如春,气候温和,虽然多雨,但这恰好成了“烟雨江南”的绝妙风光。
乡是帆,山是桨,航向太平洋,乡是灯,山是海,照亮光明路。
家乡温州————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