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零零,丁零零!”
“您好,这里是天天医院。”
“医生,快救救我爸爸!我们在温州大楼1078室……”
叮叮叮——救护车在路上飞驰。一开始,路途还是非常顺利的,可是伴随着下班的铃声,使空旷的街道一下子人满为患。
月光下,救护车上的蓝、红两盏灯光显的格外耀眼。车上的大雄医生急的不停擦脸上的汗水。手里的手帕,早已被汗水浸润。
“不行,早已等不了了。小燕,阿龙,还有大家,我们一起把车抬到病人家吧。望着远处那闪烁着的灯光和那黑压压的人们,大雄医生提起急救箱,第一个跳下了车。大伙儿都被这个决定给惊呆了!只见大雄医生抬起了车子的第一个轮子,紧接着,那些身强体壮的人们都进入了抬车的队伍。
“一二,一二……”大家你鼓励一句我鼓励一句,抬车的人艰难的在车水马龙中行走,汗水浸湿了大伙儿的衬衫、裤子、头发。小燕护士那洁白的外套上,多了两个浓浓的轮胎印,阿光医生的脸皱成了一个西红柿。大伙儿虽然很累,但为了病人的安危,大家豁出去了。
医生们用自己的毅力争分夺秒赶到病人家中时,已是半个小时后。只见这位女孩满脸泪水脸哭的通红,正焦急的拿着纸巾坐在沙发上哭泣,她的旁边,躺着早已一命呜呼的父亲。星星在夜空悲叹,树木伤心得低下了头,路灯自责的调低了亮度,可那闪耀的车灯,却仍然在道街中闪烁,那刺耳的喇叭声,仍然在空中回响……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新疆吐鲁番,我是来自太阳旅行社的导游张家旖,今天由我带大家参观神秘的“坎儿井”,在游览的过程中请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现在我们在坎儿井的入口处,大家可以摸一摸坎儿井的水,冰冰凉凉的,它特别神奇,这里的水冬暖夏凉,像这样的坎儿井在吐鲁番地区一共有一千多条,全长五百多公里,现存的坎儿井多数都是清代修建的,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人文遗产。
我将带大家参观一条完整的坎儿井,它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是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的。我们先看到的是竖井,它是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的通气口,最深的竖井有九十米,一般每隔二十米到七十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里竖井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是长方形或者圆形。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暗渠,有叫地下渠,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聚在一起,坡度有低向高处挖。暗渠一般宽一米到二米,短的一般有一百到二百米,最长的有二十五公里。在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根据两点一线的原理,就可以不偏离方向。
明渠又称为龙口,它是暗渠与竖井的交接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底层渗透,透过暗渠流向明渠的出水口。
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涝坝了,涝坝也就是大大小小的蓄水池,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水就送到哪里。
吐鲁番的坎儿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吐鲁番地区生态严重破坏,坎儿井的数量已大大减少,目前仅有七百多条了,如果不再加以保护,三十年后坎儿井可能将不复存在。
坎儿井的参观已经结束了,希望大家喜欢我的讲解,再次谢谢大家光临“坎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