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是一种享受。
淅淅沥沥的小雨,噼噼啪啪的中雨,哗哗啦啦的大雨。雨是天生的音乐家,这世间万物都是它的乐器。雨打在玻璃窗上,窗子便叮叮当当地唱起歌来;雨打在翠绿的芭蕉上,芭蕉叶便踏着嘭嘭嘭的鼓点跳起舞来。人们爱听雨,孟浩然在《春晓》中想象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李清照睡意未消吟着:“昨夜雨疏云骤,浓睡不消残酒。”李义山更是极爱这雨声,逐写下:“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听琴,是一种体验。
我极爱古筝,听琴声飘荡,一曲《渔舟唱晚》总能让我的心静下来。想着作曲人的手在琴弦上徘徊,勾,托,抹,颤,无不意韵十足。音乐从指尖流出,时缓时急,时悲时喜,于是心也随着这琴声体验着悲喜。《湘妃泪》中的“滴泪”,琴弦“啪啪”,我的心也像在流泪一般,听着听着,我的泪也会滴下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曲琵琶音,司马春衫湿。音乐里有人生,生命里有音律。
听生命,是一种宁静。
从初春的鸟啼声,到夏季的蛙声,秋日里有雁声长鸣,冬季里有雪橇犬的吠声。还有每天清晨打鸣的鸡声,每天傍晚啾啾归巢的鸟雀,医院里初生婴儿的啼哭声……生命的生机与可爱把大自然装点的更加迷人。屠格涅夫年轻时,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就在他闭上眼睛时,他听到了婴儿的哭声,这让他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回到生活的怀抱。
听心灵,是一种美德。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只给了我们一张嘴巴,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聆听别人的心声,聆听心灵的和鸣。学会了聆听,便少了许多误解,学会了聆听,便少了许多争执。听一颗真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能得到洗涤;听一颗善良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有了落脚点;听一颗美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会如鲜花般绽放;听一颗智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会环绕着智慧的灵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为听众。世界的音响有千种万种,或许城市的喧嚣蒙住了你的耳朵,但只要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到美的旋律。
你听,多美。
“假的吧。”我从朦胧的半梦状态中苏醒过来,拍了拍自己的脸,发现这个是如假包换的事实。
“真的,儿子,第一名啊!全校第一名啊!”妈妈兴奋地告诉我——期中考试金榜题名,夺取状元。得意、激动、自豪……一系列情绪从我头脑里炸开,整个人似乎飘上了天。哈哈,这半个学期真没有白努力!
情绪平稳落地后,我便以骄傲的姿态吃饭、写作业。妈妈告诉我要淡定,要谦虚,我脸刷的一下就阴下来:“妈,你这就没意思了,好不容易风光潇洒一回,就不让我飘一下?真是的……”妈妈满脸愁绪地叹息了一声,道:“难道你忘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了吗?还有,骄兵必败啊,否则你要吃大亏的!”我冷冷地哼了一声,心里想,当老师的就爱教育人!我满脸的不屑。不料,后来的事验证了妈妈的话。
回到学校后,迎面而来的都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啧啧的称赞,甚至低年级学弟学妹都说,他就是初三的第一……。趾高气昂就是那时我的样子,老师的表扬更让我肆无忌惮。唯独有一个人默不作声。
之后的学习一塌糊涂。当有同学向我问问题时,我不再是“听懂了吗?要不咱们再讲一遍,我也和你重新复习一遍”,取而代之的是“切,这都不会?这样的问题不要来问第一了!一边凉快去”;当学校举行各样的学习活动时,我不再认真准备、积极参加,而是觉得不屑于这种简单的活动;当我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不再心急火燎地请教老师,而是掩耳盗铃地认为我这“第一”不明白的,别人更不会了,反正第一永远是我!
久而久之,我不仅在学习上一落千丈,以往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勤奋上进的印象也随之崩塌,一去不复返。可是,那个年少轻狂的我依然沉醉于“第一”的温泉中没有醒悟……
萧瑟的寒风抽打在身上,真冷,但心如万根冰刺扎的更冷。一张年级第二十名的期末成绩单赫然地躺在桌上。我拼命地用衣服裹住自己,害怕体温随着意识流逝。我真的想狠狠地抽这个曾经得意洋洋的自己一记耳光,冷冷地告诉他说:“这就是你的下场!”
妈妈走进来了,捧着一杯热水放到我的面前,依然默不作声地转身离开。
晚饭的时间到了,我还是无法逃脱失败的冰冷。妈妈走了进来,轻声说:“没事,一次挫折,这不是坏事,它更能让你清醒的认识自己,找回自己。儿子,成功有时候可能是一杯美酒,让人沉醉,但是,失败是一杯苦茶,仔细品尝才能体味甘醇。只要你自己不倒,什么困难都可以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妈妈又给我倒了一杯热水,温声细语地说:“慢慢喝,自己静一静。”
我小口地抿着热水,暖和着寒冷的心。刹那间,我忽然顿悟:都是成功惹的祸!感谢这次失败,我要做回当初的那个勤奋、努力、阳光的我,抛下现在这个懒惰、虚荣、自大的我。
还好,掉入陷阱的我并没有慌张、沉沦,更庆幸的是我有一位在身边一直理解我、包容我、鼓励我、正确引导我的好妈妈。
多么惨痛的领悟!也正是有了这次深刻的教训,才让我真正懂得妈妈告诫我的“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这次的教训也给我增加了披荆斩棘的勇气和信心。那就让我载着妈妈的爱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乘风破浪,展翅翱翔吧!(惠民县辛店镇中学指导教师:常海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