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温州是一座可爱的城市,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三洋湿地、楠溪江、江心屿、杨府山公园等都有着美丽的景色,我每次去都流连忘返。当然,最让我着迷的还是温州的四季。
温州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五颜六色的花儿遍布了温州的所有花园,红的、白的、粉的、蓝的……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仿佛美丽的丝绸锦缎。看花的好去处当然要数温州的马鞍池公园了,它是一处风景优美、环境清新的休闲胜地。那里的花儿真的是数不胜数。一丛粉色的郁金香就像翩翩起舞的仙子,在风中摇曳着,向人们昭告春天的到来。迎春花、水仙、初春的杨柳处处透露着生命的朝气与活力。当你走在公园的路上,时不时就有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温州的夏天烈日炎炎、绿树成荫。小区里的绿树枝繁叶茂,绿荫如盖,仿佛是一把把厚实的大伞遮住了骄阳,也为人们遮住了夏天的炎热。我的小区里有一个水池,夏天的水池可热闹了,小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鱼儿在水中欢唱地游着,柳树条像姑娘的秀发垂荡在清清的小池里,别有一番风味。正午时分,骄阳似火,猛烈的太阳光照射在水池里,水面上波光粼粼,显得那么美丽,那么耀眼。
温州的秋天鲜果飘香,秋高气爽。许多小区都会在花园里种一些水果,秋天到了,鲜果的香味弥漫在小区里。金黄色的橘子、青里透红的枣子,黄澄澄的柿子等挂满了枝头,传递出丰收的喜悦。有些小区种满了桂花树,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桂花都纷纷飘落下来,落在地上,就像夜空里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凑近一闻,浓浓的桂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温州的冬天没有银装素裹,有的只是一份寒气。温州的冬天很少会下雪,因此也不会像其他地方那么寒冷。水池里丝毫也没有结冰的意思。寒风吹来,水池只会打个喷嚏,随后又轻轻一笑,泛起一圈儿一圈儿的涟漪,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我们温州真是一座可爱的城市,四季景色宜人,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风韵,我爱美丽的温州。
语文,美在匀称工整的汉字;美在生动优美的句子;美在精雕细琢的文章……但我认为语文课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引人入胜的课堂。
前两年的初中学习,语文课总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尽管听得很认真,却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东西——激情。所以那是对于语文学习大抵没有太多兴趣,该记该背的烂熟于心,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就满足了。
到了初三以后,换了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从第一次上课起,我就感受到了这个老师的“不同寻常”。第一节课只讲了一个话题“我要学好语文”。那深入浅出的道理,引入入胜的事例深深地吸引着我,并布置课后写一篇文章。我当时觉得:这个老师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开学第一天就要写作文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使我感受到了语文课的魅力。
老师上课时,总是要花十几分钟介绍一下课文的写作背景,引经据典,旁引博证。我听得津津有味,求知的欲望像电流一样刺激着我的大脑。满足了求知欲后,老师便开始一段段地分析文章。在过程中,还不时联系现实中的事例谈一谈,尽管谈得不多,但对于住校的我来说,还都是新鲜事。当老师讲到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时,会情不自禁地提高音量,一口气好像都不喘地讲着,有时还会配上一些形体动作,讲完之后脸都微微涨红了。台下的我听着那磁铁般的声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怎能不被深深吸引呢?
在各种类别不同的课文中,我最喜欢听老师讲解文言文。“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老师对文言虚词的分析更为具体,更为透彻,经常询问我们“之”和“而”在众多用法中属于哪一种。因此在上课之前,我都会好好地预习课文,提前标注上一部分词语的解释,并在课上检验对错。久而久之,这倒成了我对语文学习的一大乐趣,课上也因此收获颇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老师对于兼语用法的分析,“兼语”这个词我几乎从未听过,而且这种用法也不要求初中阶段掌握,但老师仍会仔细分析。尽管我听得云里雾里,有时感觉理解了,但一会儿又感觉不怎么对。在如此反复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许多趣味。
魅力产生兴趣,兴趣产生动力。我对语文学习,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期盼着语文课,并在课后仔细琢磨不懂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我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为牢固,考试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感谢语文老师,为我带来一堂堂有着无穷魅力的语文课,有如魔法一般吸引着我。如今离毕业不远了,几十天后就再也无法上这样一堂充满魅力的语文课了。唉!真得感叹时光短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