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思考起着重大的作用。只有经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这一点,成功的学习者无不给我们以诸多的事实见证。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刚刚传播到中国政治土壤的的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的共产主义先行者,在汲取马克思列宁主义精髓的同时,深入思考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等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先思考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岂不要断送在王明之流的“左”倾主义手中?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慎独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伟大科学问题,并且不断思考不断实验,那么伟大的“地心引力”能在那个时代被发现吗?或许人类还未能如此早地挣脱亚里士多德的束缚呢!
是的,思考促使人类进步!而人类生活正是因为一次次进步而愈加精彩!放眼古今,瓦特对蒸汽机的思考使人类在工业上迈出了一大步,牛顿对掉下来的苹果思考使人类在对自然的认识上有了飞快的发展……
正由于这一个个思考,直接或间接的使我们出门有汽车坐,上学有科学学,购物可以足不出户,世界在飞机的穿梭中变成“村庄”。松下幸之助说过:“经过自己仔细研究的思考,与从来不动脑筋而请教别人,有无之间,有天壤之别。”
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思考当今,思考人生,思考未来——这也可谓一大趣味;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与学相伴,让社会更快地发展;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伴随我们身边,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改变我们的世界。
天色渐渐失去了它本该的展览,变得愈来愈沉闷,黯淡。果不其然,丝丝点点如珍珠般的细雨从天而降,晶莹透彻,带来秋的凉意。
刚从琴苑走出的我不禁被这清新与柔美的景色所吸引。来不及撑伞,用力的将定睛于景色中的眼球转回,静悄悄地关上门,“吱扭”,就连门发出的声响,在这雨中也显的如此典雅与清纯。
我仿佛应景彻底沉醉在这梦幻之景之中,从粉红的装满课本的包中抽出一把再熟悉不过的五彩花伞,轻轻撑起,在阴暗天空的衬托下,三峡似乎显得格外明亮。我踏着轻快的步伐,漫步着来到一条江边的林荫小道。
环顾四周,嫩绿的新叶上横卧着水珠,显得优雅而端庄,像是一位西施,平卧着欣赏雨中之景。突然一滴从上而下的水珠猛地跌坠在这片新叶上,打断了我美好的遐想与憧憬。继续独步在秋的朦胧细雨中,烦恼与压力似乎越来越渺小,随着飘逸的细雨挥散而去。
渐渐的,紧绷着的脸蛋突然绽开了一丝淡淡的似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满满的欢乐与幸福。我往脚下看去,青色的布鞋早已被雨丝所覆盖,变得沉重与冰凉,但我的心却依旧宁静,不停的涌入滚滚暖流。哼着方才学会的小曲,优雅,动听。伴着雨点儿落在花伞上的韵律与节奏,这简直是天作之合!我似乎与雨滴心灵相犀,它犹如晓得了我要做的是什么。
雨越来越大,伞上那“滴滴答答”的节奏声也越来越频繁,曲调儿伴着渐渐变快的节奏哼着,我的脚步也随着这韵律越来越快。两旁植被上的花儿与绿叶,被凉风与雨滴淋地直颤,也好似在向我问好,不停地在向我招手,看着实在是让人赏心悦目。
骤然一变,雨丝又变得柔婉起来,像母亲温柔的细手抚摸过我的鬓发,使我不禁感到丝丝暖流涌入我的心河。不知觉,便走到了尽头,忙忙碌碌的脚步声与吵闹的喇叭声使我心生烦躁。
回味这林荫小道,伴着雨丝的奏鸣曲,有悠闲的漫步着。……多么希望永远停留在这幽静的小道上回味那雨中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