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漫步在鱼池边上,冬风刺骨,僻静的花港,游客甚为廖落。
十二月了,鱼儿们也并非如其他三季般蠢蠢欲动,更仿佛是水的一伤的件附属品一般,一动不动。
冬风又刮了。我拥紧了外套,可寒风还是钻了进去,我一个寒噤。柳条随风舞动,线条依旧那么柔美,可还是缺少了盎然的翠绿,不免多出一份死气沉沉。游客们喧闹地经过花港,可每个人都脸色不悦,大有脸色铁青之间,水几乎没有流动,让我想起了那璃江。偶尔一条不怕冷、顽皮的小鲤鱼上来吐一个小水泡,游客们便一阵骚动,无非不是在拍掌、喂食,希望鱼群游动起来,不让他们见识下西湖十景之一“鱼”。
游客的骚动,使河边的小店又响起了一阵阵吆喝声,花港一下子又热闹非凡,陆续又来了几团游客,零零星星拼凑起来,场面空前的热闹。
一时间,只见寂静的西湖被当成了照片的一部分,炫耀的工具,一片白光烁成一片,亭子、桥、店……。乃至字碑,到处堆满了人,丝毫不在意这冬风。
冬风猛了。
刹那,人们惊呼起来,水面也泛起了层层涟漪,鱼儿们也惊慌的游动起来,水面上刚些时候结起的薄冰,如大陆般碰撞,磨擦,沉浮,融化……
我静静地看着一切,抚着风减小,看它、触它回到那冬风初起的模样,风感。
冬风初起的花港是寒冷的,却让人有种沉醉的美。
“绿豆粥,卖绿豆粥喽!”洪亮而高亢的叫卖声一阵高过一阵。我不由地向着这个声音的源头寻去,远远地,便有一股淡淡的绿豆清香扑入我的鼻间。走近了,那小铺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碗碗用质朴的白瓷碗装的绿豆粥,“请给我一碗。”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仰头,一股久违的清凉与甘甜直灌入喉,那一瞬间,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
小时候,外祖母非常疼爱我,常常做点心给我吃,绿豆粥便是她常做的。外祖母做的绿豆粥特别不一样,比外面买的都要香甜。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香甜中包裹了她满满的、深深的爱。很多人都是直接往绿豆粥中加白糖的,但外祖母却不是这样。她用的是特制的甘蔗水,是用一根根甘蔗经过专门的工具铰出甘蔗汁然后制成的,工序非常繁琐。所以很多人觉得,为了碗绿豆粥这么折腾,多不值得!但是我的外祖母却不这么认为,她总是想要给我最好的。
外祖母的手上长满了老茧,但是我却很喜欢她用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我,那是一种爱的感受。外祖母每天都会慈祥地笑着,和蔼地看着我,可是这种让我安心的笑容却在不久后挂上了天空,挂入了我的记忆中。
“啪啪啪,啪啪啪……”豆大的雨珠在狂风的怂恿下狠狠地拍打着玻璃窗,发出阵阵令人震颤的声响,仿佛也狠狠地打在了我们的心上。屋内一片寂静,大家脸上的神情满是悲伤。原来,在这个空气中飘满绿豆粥的清香的日子,外祖母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我看着外祖母冰冷的嘴角,耳畔传来悲伤的哭泣声,我脑海中的绿豆粥啊,仿佛化作一阵风向西边飘去,和着窗外的雨声、风声,越飞越远,消失在天际。
后来,我再也没吃到过外祖母做的绿豆粥,连一点点相似的味道都没有。我童年中的那一抹绿啊,永远不再出现了吗?天真的我想要尝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每一碗绿豆粥,希望找到那熟悉的味道。但是,每一次,我都失望而返。童年中的那一抹绿啊,最终化成了一股暖流,深深地流进了我的生命里,我的记忆深处。
黄昏的哀愁笼罩着大地,窗外的天空中有几只燕子不经意地闯入我的视线,打断了我的思绪,看着它们渐渐飞远,仿佛带走了我那浓浓的思念……
望着眼前的又一个绿豆铺,我仿佛又看到了外祖母的身影,泪眼婆娑,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她脸上那熟悉的笑容,还是那么慈祥,那么和蔼。不自觉地抿了一小口碗中的绿豆粥,还是不一样。原来,童年中的那一抹绿啊,早已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离别后的回忆。
天已经暗下来了,绿豆粥铺的老头已经在收拾铺子准备回家了,我抬头望着夜空,惊喜地发现天上一闪一闪。原来,我童年中的那一抹绿化作了那闪闪发光的星星啊!其中一颗,便是我最深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