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旁边的公园里有很多梅花,可有一枝梅花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枝多么特别的梅花呀,阳光照着的时候,它浅粉色的身体就变成了透明的,好似一朵朵“玻璃花。”它通体透白,但花瓣儿尖上却有一点粉红色。它的花蕊发金黄色,好似几颗小宝石,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然而令我欣赏的并不只是它娇艳的外表,还有它那顽强的性格。那年冬天天气出奇的冷,北风呼啸,柳絮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一片又一片……我不禁担心起那些娇嫩的小生命来,怕它们冻死在这寒冬。急忙跑去公园,它竟在茫茫白雪中傲然开放。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我不由得想到了那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真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
以前,我不怎么喜欢梅花,可现在,我却由衷的敬佩它,连它枯瘦的枝干在我眼中也一点点的变美了。连它的清香也让我回味无穷……
它的花看似渺小,却为了生存努力在风雪中绽放。它不屑在盛夏与百花一争高下,而选择了在隆冬顶风冒雪默默绽放,不争名不逐利,这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梅花的精神让我想起了古往今来那些为祖国献身的科学家和爱国志士。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顽强不屈,不肯低头折节。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我们的祖国日渐强大。
作为年轻一代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我们也应该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我们也要做像梅花一样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长大后为国争光!
月亮。轻吟这个词语,刹时心里涌出万般柔情。心如水,终究不会因为距离而疏离。
想当年,民国女神林微因曾对着皎洁月色吟咏诗句;忆今朝。有我对着月儿感叹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多么想,美丽,只停留在这一刹那,也曾有过奢望,月儿,不要有太多变化,停留在,最美的记忆之中。
也曾有过疑问:月儿,到底离我有多远?为什么,可望不可及,多么像曾经失去的天空之城,再也看不见了;也像遗失的梦境,就这么,遗忘在角落。
和朋友笑谈:今朝有酒今朝醉,房子没了就街边睡。是什么时候有这种近乎悲惨的洒脱呢?曾以为,这种悲凉,是怎么也不会在我身边的。虽没经历过什么,但仍有这种悲伤。
民国的婉莹,不也沉浸在柔和月色中么?有着如痴如醉地对月亮的夸赞梦吟,甜甜的,就像仍眷恋母亲的怀抱。
那忧伤而甜美的月儿!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挂在青云端。
小时候,认为月儿是自己的故乡。那种晶莹剔透的白,被微云轻掩的朦胧更是让我如痴如醉,眷恋不已。固执的认为,月儿上的人形黑影就是手捧月兔,风姿绰越的嫦娥姐姐。中秋时,更是喜的手足舞蹈。
小时候,也还曾惦念着,那个弥漫着月儿味道的月饼,团圆,更是喜爱。终于发现我爱的是那一份美好的幻想,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情感。
因为时间的齿轮转动,我了然无梦。虽然睡梦中的嫦娥姐姐,小仙女的水袖飘飘,都化为泡沫,蒸发。再也没有过,也没有时间在月下发呆,琢磨着嫦娥姐姐的身影。
当初的童言无忌,变成谨言慎行;月下痴看,变成屋中奋斗,想象力也化为零。
原本于我亲密无间,在我失眠时用清清凉凉的月色哄我入眠的月终究离我越来越远了么?我能回到从前吗?儿时的白玉盘,只能在梦里再度相见吗?到头来,也只是一场镜花水月。
昨夜,月光如泻,团光簇影,舞榭歌台,演绎着宸宇间的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圣贤的声音从深邃的穹宇穿越而来,也许我不应这样悲观,云裳羞月不是迷失。梦里,依然寻她千百回!月有多远,梦就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