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期过得非常丰富。第一个月我每天上午补习及预习英语和数学。下午学习拉丁舞课程。每当傍晚的时候,就在院子里和邻居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做游戏。一天过得很充实。
第一个月在补课期间认识了补习班的英语老师,她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她的课很有趣,她能形象的把要学的单词跟生活融合在一起,同学们都能听懂,气氛也很好。
我的数学老师是一个文文静静的人,她也是大学生,专业很有趣:她是学甲骨文的,她还告诉了我的姓名用甲骨文是怎样写的。很难写呢!
第二个月开始了,我的舞蹈课程排的也非常紧张。因为我们舞蹈训练班有一场专场表演。紧张的训练,让人有种上战场的感觉。我排练的节目有几支单舞和双人舞。最精彩的是那个“压轴”节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什么说它是“压轴”节目呢?因为呀,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服装是古装。古装配现代拉丁舞的视觉让人有种像穿越到古代的感觉。还有这个节目是我们所有学员共同表演的。我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我和我的搭档是主舞,难免有些紧张。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默契的配合,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表演……
我的暑期生活过得非常充足,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是却很开心。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我们就要开学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是我接触的第一首诗,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每天傍晚,我总喜欢拉着妈妈出去玩。妈妈当时就把诗词当作儿歌教给我,一路上妈妈读一句,我便跟一句。从“鹅鹅鹅”到“春眠不觉晓”,再到“床前明月光”。慢慢的,我学会了这些简单的诗歌。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诗,什么是词,只是觉得像儿歌,读起来很顺口,也很好玩。
有一天,妈妈从书店里给我买回两本书,一本《唐诗三百首》,一本《宋词选集》。刚开始是妈妈领着我读,后来我就自己读了。从此“亲诗词,疏电视”,我不但认识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还和苏轼、李清照、欧阳修等诗人做了“朋友”。吟诵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脑海中呈现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些画面也陪伴我走进了诗词的无边世界。
小学的时候,学校举办了“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我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因为对诗词的热爱,积累的诗词自然就多,比赛的时候格外有底气,我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诗词诵读小状元”的荣誉称号,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词给了我骄傲!
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个狂热的诗词爱好者,每期节目我自然都不会错过。中国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真实写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现了伟大民族的文化自信。看着赛场上硝烟味日渐浓厚,选手的表现也日益精彩,我实在忍不住拍手叫好。那是来自诗词的慰藉。不知不觉,我一步步深入诗词的境界,感受来自那里的和煦阳光,心灵不断被刷新,生活也得到了升华。
诗词一次次刷新了我的生活,展望未来,心中感慨万千:我愿变为一只雄鹰,在诗词的天空中翱翔;也愿成为一尾锦鲤,在诗词的海洋中徜徉。于是又不觉间吟出:“愿使君,还赋谪仙词,追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