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放学,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转眼天已经黑了。我刚走到一片工地,忽然只觉得左脚一空,整个身体就斜着倒进一个泥坑里动弹不得。
过了好大一会儿,远处过来一个年轻身影,他的脸上挂着笑容,仿佛很友好,他走来蹲下问我:“小弟弟,需要我帮忙吗?”我刚感激地说:“谢谢哥哥!”他却又说:“但哥哥最近有点缺钱,要不你给哥点钱花,哥哥就把你拉上来。”世上难道没有好人吗?我扭过头去不再理他。他起身嘲笑我说:“那你就好好待在这儿吧。”说完就走得无影无踪了。
我低垂着头,雨小了一点儿,周围安静得可怕,忽然从远处又传来了脚步声,不一会儿,一个叔叔走了过来。当他看见我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惊奇的神情,他走到我身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伸出了手。
看着那只手,我左右为难,最后心一横,想到:给钱就给钱吧!他的手宽大而又温暖,拉着他的手,阵阵温暖传人我心中。当我从泥坑里出来后,心里的一块石头才放下。可正当我要掏钱给他时,他已经走了,走得无声无息,仿佛刚刚不在这里一样,但心里的温度,令我确定他的存在。
看着他走的方向,我轻轻地说了声“谢谢”,但他是听不到的。我终究是欠了他一句“谢谢”。
说一句“谢谢”很简单,但是被“谢谢”的人却很少。
异乡的秋风夹杂着些许炎热的温度,如同流水般和蔼的风抚在我的脸颊上。此时的湖南虽已是金秋十月,却仍使人觉得有些浮躁与轻率。而洞庭湖畔俨然是一片截然相反的宁静。
迎着飒飒的秋风,我与父母一起来到了洞庭湖畔。月色皎洁,好像一层轻柔的白纱静静的卧在波澜不惊的洞庭湖面上。湖面上映照着一轮明月,水面被风吹拂起一圈圈的涟漪,那白玉般的月也随着水纹一同荡漾起来。水天相接的远处是一番波光粼粼的景象,这水这月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踏上岸边的礁石,地面上的小石子与沙粒被风轻易的捧起。而脚下坚硬的礁石则显得更为沉稳。斑驳的石面上刻满了岁月的冲刷,使我不禁想起了古时的文人墨客对洞庭湖美景的赞叹——是不是那唐代的“诗仙”李白,也曾手持一尊清酒,在宁静的湖边吟诗作对呢?是不是那游遍天下的徐霞客,在饱览了祖国山川的壮丽后,也会为洞庭湖这样小家碧玉的美所惊叹呢?
转身步上两层石雕的台阶,在那边宽阔的广场上,有很多人在放孔明灯。他们怀着虔诚而笃定的目光,注视着那缓缓上升的孔明神灯,在心中默默的祈祷着。看着那浮在空中的小小的火苗,与那宁静的洞庭秋水相印成趣,似乎感到久居城市的一颗喧闹的心,在此刻也变得澄明起来。广场上仍是难掩的嘈杂与繁华,而眼前的洞庭湖的静谧,却能让人无法自拔的沉浸其中。
洞庭湖的宁静的秋色,使我至今难以忘怀。那月色撩人,那礁石斑驳,那秋水盈盈,氤氲着一种醉人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