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换,时代在进步,两代人的童年亦是天壤之别。
——题记
记得那天闲着无聊,便与父亲聊聊童年往事。
说起童年,父亲就来了劲。“我们那时候,可是非常幸福,家长们不需要担心孩子走丢,没有抓小孩的,所以经常出门玩耍,想去哪就去哪。”他神采飞扬地说着。“我经常去钓鱼,就拿路边的蚯蚓钓,一次就能钓一筐,小的带回家,大的拿去卖了。”我听得激动极了,问:“你们那会儿玩什么啊?”
“我们小时候啊,花样儿就多了,滚铁圈,比谁滚得快,滚得久;打弹珠,比谁弹的远;还捏小人,用泥浇点水就行了。”
听爸爸说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等我做了爸爸,如何对我的孩子说童年?补习班?电脑?手机?
科技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家长们将孩子关在温室内,自以为保护了孩子,但孩子却越来越弱。就像当年朝廷下令禁止外交,自以为保存实力,但不用几年就打不过别人了。现在我们每个人只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知识交流更少了,社交变少了,到最后只能自食恶果。
如果家长们依然选择“闭门造车”,不记住上一辈的教训,就会像鲁迅笔下那样——一代不如一代。
往往走在路上,我们会经常听到被人说“你真聪明”或是“你总爱耍小聪明”之类的话,那么,如何区分“聪明”和“耍小聪明”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看看吧!
我们常常把聪明以量化的方式测量,例如爱因斯坦的智商为180,霍金是240,两者都是举世闻名高智商的人;当然,聪明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琐事中发现,例如;有些家庭主妇会把纸板当成折衣板,节省了很多时间,也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又或者,有些人会把泡泡纸和保丽龙塞入冰箱,占用了很多空余的空间,大大地节省了用电量,这些也称为聪明的一种体现。
而什么是“小聪明”呢?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一个同学,有一次他在考试时向前面传橡皮,上面画了一个眼睛,本意是想帮助前面同学,并且以为老师不会看到,结果却还是被发现了,虽然他一直辩解,最后还是被老师严斥,当然,从这次的事件中,他也领悟到事情的严重性并得到了教训。
生活中的真聪明就像一轮太阳,帮你照亮着人生的康庄大道,而小聪明像一把火,虽然能短暂的照亮前方,但终究还是会熄灭的。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所以即使它们不能帮助你成为聪明人,我们也不要浪费你生活中的任意灵感,我们应该要发现灵感,启发灵感,收获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