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的书发到手中,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它,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我最爱里面的古诗词,因为我是小诗迷。
从记事起,我就迷上古诗词,背诗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记得那是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带回一本六年级的语文书,当她做晚饭时,我的好奇心来了,便悄悄地翻开书,从目录中寻找古诗。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情不自禁地吟起来。这首诗有几个字我不认识,读起来不流畅。妈妈听到我的读诗声,开玩笑地说:“哪里来了一只乱读诗的小狗。”妈妈的话并没有打消我的积极性。我拿来字典给陌生字注上拼音,用自己喜欢的读诗方式,不厌其烦的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这首诗便成了我的口中之物。我决定给妈妈一个惊喜,走到妈妈身边,学着古人背诗的样子一口气把这首诗背给妈妈听。妈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像一朵绽开的花朵。
最近,我又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我陶醉于主持人董卿那甜美的声音,更陶醉于选手们那渊博的知识。每次诗词大会,我从不缺席,成了它忠实的朋友。坐在电视旁,一动也不动,生怕一不留神,答题与我擦肩而过。我最喜欢诗词大会中的对局题,凡是我读过、背过的诗,我也能像选手们那样沉着、冷静的思考,准确无误地回答每一道题。旁边的爸爸时不时给我竖起拇指。在这古诗词的天地里,虽然我没有选手们那么出色,但是我愿意跟随他们的脚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上一个小小的台阶。
我喜欢古诗词——诗是中国悠久历史中绽放的绝世之花,诗中流传着华夏千年不老的传说,这一中国古文化的绮丽亮点深深地陶冶了我的情操。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脑子里迸出一种很奇葩的想法——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臭豆腐”。以后你如果读到笔名为“臭豆腐”的文章,说不定就是出自在下之手。
我曾经吃过标榜为湖南长沙的“臭豆腐”,也不知道它正不正宗。它闻起来有一丁点儿臭,吃起来却蛮香的。我打算以“臭豆腐”为笔名纯粹是一时兴起,别无他意。有时候笔名并不一定要有多么高大上,或者一定要有什么很深的寓意,自己喜欢就好。正如我们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呢?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又如我们写的“豆腐块”,灵感来了,就来个长篇累牍,也可以三言两语,干嘛非得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违背自己的意愿写出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再如旅游,我们不一定非得去什么名胜古迹,什么5A级景区,心情好,哪里没有风景?
想起《爱莲说》,周敦颐就有些与众不同:“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现在的人都喜欢随波逐流,别人喜欢香车美女、金银珠宝、功名利禄,他也跟着喜欢。大家都在为房子、车子、职位忙碌着,仿佛自己活着是为了别人而活,为了所谓的“面子”,忙得不亦乐乎!追逐了一生,即使拥有了想拥有的一切,他们就快乐了吗?有时候,即使你一无所有,五音不全的你只要唱着自己喜欢的调子,你也可以很快乐呀!我虽没有颜回那种安贫乐道的情怀,但是我可以看淡功名利禄,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快乐有时候很简单,跟所谓的金钱、名利一点关系都没有。看《欢乐喜剧人》,听几个笑话,或者吃点美食,我也会很高兴呀!
世人都追名逐利、趋炎附势,陶渊明却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李白却特立独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却清廉洒脱,“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我还没有达到这些圣贤的境界,我只想做我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或评价。这就是我,或许有些另类,但很真实。
人生其实很短暂,有时候不要计较太多。活得舒心,过得畅快,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