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铃……丁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走进了教室。
这节是体育课,如果老师看到我们闹哄哄的样子,我们就完看。于是,同学们都像乖乖兔似的趴在课桌上,等候着老师的到来。
一分钟过去了,老师没来。两分钟过去了,还是不见老师的身影。五分钟过去了,老师还是没有出现。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奇怪的抬起头。“咦,老师今天怎么了?”我自言自道。突然,一个同学大声喊道;“我知道了,肯定是老师生病了。”话音刚落,教室里一下字炸开了花儿。有的人开始了乱舞,有的扭起了秧歌,还有的玩起了游戏……教室里乱成了一锅沸腾的粥!
我刚高兴不久,就听见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我胆战心惊:老师来了,今天又没有果子吃了。说曹操,曹操就到。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她头上冒着热气,鼻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她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皮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被“钉”在那里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了老师不在要表现得更好的道理。
春天来了,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我的脚也“噌噌噌”地长,原来的旧鞋子都小了,妈妈决定到淘宝帮我网购一双新鞋子。
买鞋子首先要知道穿多大码的鞋。妈妈让我把鞋子脱掉,站在一张白纸上,她沿着我脚的边缘把脚的轮廓画下来,再用尺子在纸上量出我脚的长度。呀,25厘米。“妈妈,我该穿多大码的鞋子?”妈妈随口说道“40码”我不解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是40码?怎么算?”妈妈说:“你开动脑筋想一想不就知道了吗?”我回到房间,苦思冥想:脚长25厘米��40码鞋子,怎么算出来的呢?我记起以前买鞋时也量过脚长,23厘米穿36码的鞋。我拿出草稿纸在上面写道:脚长25厘米��40码,脚长23厘米��36码。难道是25+15=40,23+13=36?但我再一想,不对呀,这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公式才对。到底是什么公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灵光一闪,先把25×2=50,再50-10=40,是不是这样呢?我验证一下,23×2=46,46-10=36,耶!完全正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激动地高呼“我算出来了!鞋的码数=脚长×2-10,对吗?”妈妈笑笑说:“真聪明,就是这样。”我心里美滋滋的。
爸爸下班刚回来,我便缠着他说:“爸爸,只要你告诉我你穿多大码鞋,我就能算出你脚有多长。”爸爸说:“真的?”“千真万确!”“我穿42码鞋。”爸爸说。我采用倒推的方法(42+10)÷2=26,我脱口而出:“26厘米”爸爸高兴地直点头:“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紧接着,我又帮爷爷算,帮奶奶算,帮妈妈算,忙得不亦乐乎。
瞧,生活中的数学多有趣,让我们一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身边的小事,去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去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