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和煦的春风,迈着轻快的脚步,文明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小男孩,看见垃圾箱旁有一个奶盒,他飞快地跑过去,慢慢地弯下身来,一声不响地捡起奶盒,轻轻地垃圾箱里。
广场那边,儿童乐园里,小朋友们有秩序地排好队,耐心地等待着,没有一个人插队,快乐地玩耍。
今天是六月七号,高考的第一天。在高校考点的门口,有许多志愿者,给考生准备了免费的矿泉水。道路两旁停放了好多系有绿丝带的私家车,那是志愿者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到达考点而提供的贴心服务。看了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文明的脚步,正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它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同学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与文明同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传到我的耳畔。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白色长袍,发髻高耸、髯须飘扬,左手握酒壶、右手举酒杯的男子饱含深情地对着山前的瀑布吟诵着。
我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凝神细细一看,呵!那人——不是诗仙李白吗?难道——我穿越了!我环视四周,穿梭在庐山之中的行人全都身着唐装,哦,原来我真的穿越了!
我兴冲冲地上前问道:“敢问先生可是大唐诗人太白先生?”那人徐徐转身,�阶藕�须好奇地打量着我道:“在下是也,请问姑娘尊姓大名,府上何处?”看着眼前这风度翩翩的千古才子,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缓缓地回答道:“小女子姓袁,名思齐,来自1300年后的深圳。”“哦,1300年后,真是太神奇了……”说罢,我们便攀谈了起来。李白问起了我1300年后的中国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便一一向他道来,他则不断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但是,我最想跟他谈论的是如何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我便向他请教道:“太白先生,您的诗篇流传千年,经久不衰,请问您的写作秘诀究竟是什么呢?”李白听罢,仰天大笑道:“思齐姑娘,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秘诀,要说秘诀吧,有两点,其一就是要丰富阅历,你看我时常游山玩水,看似游戏人间,实则是体验生活,领略风土人情、秀丽风光,这就是积累素材;另一点就是要融入情感,你看我写《赠汪伦》这首诗时,的确是被汪伦的深情厚谊给感动了,“桃花潭水深千尺”虽说夸张,但也是情理之中啊!”我听罢连连点头,心中不禁感叹道:“原来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写作也无非这两点方法啊!”看来,我们的章老师说得对啊!“写作,没有捷径……”
我和李白畅谈了一个下午,我见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辞,李白急忙起身挽留,奈何我一个小女子,不便久留,匆匆告别便拂尘而去!说也奇怪,正当我发愁如何穿越到当今中国时,只见天边出现一道亮光,便把我带回到了深圳,想起今日与李白的一次古今长谈,真是令人称奇,令人回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