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纷纷扰扰地下着。转眼又到了清明节,还是老传统,妈妈领着我们一家回乡扫墓祭祖。一路上,坐在车上的我一言不发,凝视着窗外的绵绵细雨,雨点打落车窗,思念不禁涌上心头,让我想起了去世的外公。
掰掰手指头,外公去世已四年多了,虽然我对外公的记忆也只是上小学前,但外公和蔼可亲的样子令我难以忘却。
每当妈妈想起往事时,她总会与我说起外公。只要一说起外公,妈妈跟我眼里总会噙着泪水。外公生前是一个勤劳节俭又爱劳动的人,儿时他总是留给我许多温暖回忆。听妈妈说外公是一位种菜能手,他每天会把自己大把的时意和心思花在菜地上,所以他的菜在当地是响当当的!为了让我们吃上绿色蔬菜,外公只要一有空闲便大包小包地提着菜,不辞辛劳地坐车到我家。每当开门迎接,他那笑容可掬的脸庞总使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呼”地一声蹦起来,开心地翻弄着行李,看看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
有时候,外公躺在沙发上,我也会欢喜地叫满意脸微笑的外公一起来玩牌、下棋,还会不厌其烦地把自己感觉好吃的食物分给外公,外公时而拒绝;时而同意。晚饭后我们也有会有说有笑地看电视。跟外公相处久了,我还好现他其实挺幽默,当我无聊时会讲笑话逗我。每每想起与外公在一起的日子,会令泪如雨下。
外公好像知道我们要来看他,不知不觉,窗外的雨也停了,阳光温暖如初,我们也到了外公长眠的地方,我满心思念,轻轻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想您,来看您了!”
那个坐在灯光下,鬓角斑白的老人,用了十多年的时光,守候着我的成长……
——题记
在我的记忆里,她的身影一直不曾离去,从我一岁起,她便从母亲怀中接过小小的我,开始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毫无保留的爱护我,伴我成长。
每天傍晚,伴着夕阳的余晖,归心似箭的我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很少有像我这样的,脚步匆匆,好像有什么天大的急事,确实,我急着回家,但并不是因为什么急事,而是为了一个人,她已经等了一天,我早一分钟回到家,她就早一分钟放心,早一分钟结束这漫长的守候。
那个人,是我的奶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平日里,父母在外工作,爷爷同他们一起生活,姑姑忙于工作,不能每天在老人身边陪伴,奶奶因为要照顾我,便独自留在家中,每一天,都是一人度过,所以,我希望早点回家,为了能多多陪伴她。
回到家后,我都会先说一句:“奶奶,我回来了!”看着她脸上绽放的笑脸,一如既往地温和,慈祥,我知道,她放心了。在餐桌上,我会和她说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她只是在一旁耐心的听着,做我最忠实的听众。这也是我一天中陪伴她最长的时间,我知道,她希望有人能常伴左右。
从我一岁起,她就看着我长大,十多年的时光,看着我从稚嫩幼童长到如今的少年模样,奶奶对我的关爱是我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这个老人,在我的生命里十分重要,而如今,当她已垂垂老矣,我所能做的,只是陪伴她,多一点,再多一点。
守候,是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曾倦怠,守候,是细水却长流的点滴,不曾缺失,守候,是无微而不至的关怀,不曾遗忘,她用十年看我长大,我用一生陪她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