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个月前刚开学时,我满怀着希望与兴奋踏进了初中校园,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己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存在太大差异。以前放学回家半个小时就能写完所有的作业,然而现在不知是我太笨还是做事效率不高,写个作业竟能写到“月落乌啼霜满天”。
就说上个星期天的“悲惨”经历吧,那堆成山的作业快把我压得透不过气来。每当想到如此多的作业时,我心里都暗暗地说道:“真想回到小学呀!”明知这是不可能的,却非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作业在沙发上悠闲地躺着,而我却对它怒目圆睁,想要把它们全部赶走。可是最后我还是败了,我只能愿赌服输乖乖地拿起笔,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写着。
时间无情的逝去了,窗外渐渐暗下来,夜空下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灯,而我那堆城山的作业也已经快扫荡干净了。我一鼓作气,终于只剩下一篇作文了。可是麻烦又来了,我该写什么呢?我拼命地回忆这周发生的事情,可却还是没有找到灵感。我该怎么办?我与胜利仅仅一步之遥,我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这时,在一旁观察很久的爸爸终于走了过来说道:“怎么?写不出来吗?”我惭愧地点了点头,而爸爸却笑了笑说道:“你先把心静下来,否则你什么都想不出来。”我尝试着像爸爸说的那样,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对了,这个周末怎么过的,不就是鲜活的写作素材么?我提笔飞速地写起来,一气呵成。看着自己千辛万苦才写出来的作文,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我伸个懒腰望向窗外,街上已是车少人稀了,可怜的双休就这样过去了。我在心中呐喊:多想有个星期八啊!
距初执毛笔,已有六年光景。记忆中,有墨香的河,在光阴里潺潺流淌。
犹记得第一次看着楷书犹如铁画银钩,遒劲有力,入木三分,我便喜欢上了它。那些原本安静的墨字似乎伸出温暖的触角,触碰了我期待的心扉,心的琴弦刹那间被弹拨出欢悦的曲调。于是,在母亲的陪伴下,我开始用稚嫩的笔画去临摹心中的向往。铺一页宣纸,磨一方端砚,握笔,悬腕,柔软的毛笔融合墨的筋骨,凝结成记忆中的墨香。
书桌前运笔的我,稍不小心会把墨沾到手指上,又会在不经意间抹到脸上,“小花脸”的专注成为母亲眼底最温柔的诗行。
渐渐地,我对书法的认识不只局限于它表面的美。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书法早已是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统艺术。千古的诗篇经由书法的演绎,如同历史破空而来,有鲜活的气息潮般涌现。
方块字,只有中国的汉字,它具备了独特的形之美,才形成了书法这门艺术。书法,是华夏祖先智慧的呈现,这份美是别国文字所望尘莫及的。
书桌前,提笔落笔之间,墨向外化开,歪了一笔,斜了一笔。母亲说,练书法要讲究横平竖直,不能歪一笔斜一笔的。心到处,手才能到。我抿了抿唇,用力地点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既然选择了与书法相伴,既然追求这墨香背后厚重的韵味,那我就要在这条路上昂首前行。
一沓沓练习的宣纸,堆成了时间的脸。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它们在一旁从容地对我微笑。连笔从犹疑到富有神韵,枯笔从过去的难以把握到得心应手。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记忆中的墨香,源于血脉的深处。未来,我也会坚定着步伐,在书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携着那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