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路向深处作文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08

江南园林的魂,都在初冬。

抬脚迈入拙政园,就意味着与园林之外苏州城区的繁华和喧闹告了别,踏入了城市山林。从那车水马龙的街道,转角步入了蜿蜒曲折的小径。

入口处的东园挺宽阔,登上那放眼亭遥望,大半个东园早已尽收眼底。水道曲折,小径纵横,放眼亭是很孤傲地矗立在东园一隅的假山上的,在假山底下望去,颇带有些独立寒冬的高傲与萧索,与这园林、乃至是园主的气质是一样的符合。东园的建筑不多,于是水面和古木便有了极大的舒展空间,水面成了园中央的主旋律,树木则在四周环抱着,投下一片偌大的荫,纵使在初冬,也能引起人对于夏日的幻想。在这个季节,萧瑟尚未逝去,寒冷亦未登台,漫步在小径,枯黄的落叶还没有归去之意,便与枫叶与常青之树交错,在小路旁调涂出了一片更为绚烂的底景。三色的叶密密地聚在一起,低语着,似是从小径幽深处腾起的绚美的雾霭,在升起时,却被那枝头给勾留住了。比之夏日的单调,初冬的树林平添的是诗意,无论从哪个角度品,都是不一样的构图与绚烂,不禁会令人对古人那崇高的追求称道。迈入小径不多久,这向深处延展的小径与园林却彻彻底底地将人的心境给勾留住了,注定能在记忆的画板上抹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园与西园就在近旁,顺着小径便走了进去,花园与路呈现一种纷繁与深幽的体验,眼前的亭台轩榭、山径水廊、雕窗花影愈发多了起来,遥相呼应,直迷离了人的眼,岂料有这般景物的纷繁与幽静。山与轩相倚,亭与荷相偎,一道长廊勾圈出一片世外桃源、梦里水乡,小径也变得曲径通幽起来。一条小径,在纷扰的道路之外,延伸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通幽的小径旁,眼前的水面格外的引人注目。这是园内最幽深之处了。因是初冬,荷叶早已将碧绿的外衣褪去,将生机隐了,有些独留下一根根茎干斜斜地插在水面上,有些倒也仍然悬着剩下的枯叶,但这一切都显得水面是格外的开阔,又平添了些大气与旷达。江南的初冬,那温厚的雨泼洒下来了,雨打枯荷,溅起了碎钻般的水珠,是一曲水乡小调,是一曲浅吟低唱,就这样变换着调儿奏着。雨点叮叮当当踩着屋檐,似银丝般从黑瓦上悬下,敲打着小径上的青石板,也敲打着江南的韵律……漫步在小径的青石板上,聆一曲雨声,就一隅残荷,赏一幅题字,当真是绝美的意境。便将那江南的风韵渐渐沉淀在心中,慢下了人的脚步,慢下了人的心灵,消散走尘世的心猿意马,独留下一片小径连接着的深处秘境那祥和、宁静的心灵净土。一时间,即那所谓的“诗情画意”的情感便也翻涌了出来,漾开了诗的韵律。“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云云,这样的诗句便也裹挟着景致对心灵的冲击翻涌而出了。那阵阵的雨打残荷声,似一阵清新的凉风似的,就携带走了尘世的纷纷烦扰,在这小径幽深处去逐渐发现新的旷远天地,去追求片刻的闲暇,去追求内心深处的诗和远方。

路,漫长而疲累,但却莫忘却了路旁通向深处的小径才好。一条路外的小径,通向的是新的休息地,是新的生活外的感悟,是漫漫“路”旁的一片净土。

曲径通幽。

我家住在邻河的小村子里,几乎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去那里玩——游泳、捉鱼、滑冰……一群小伙伴玩得不亦乐乎。可是有一件事在我心头永久难忘。

那是一个刚刚入冬的早晨,我吃过早饭后便去找小伙伴们玩儿。我们来到河边,河面上结了一层冰,我怂恿他们下去玩,他们都不敢,之后,我便有了一个想法。“我是老大,必须有个样!”我在心里默默念到,我冲了下去,他们见我没事,便都跟着下来了。

由于是初冬,冰面很薄,一时间冰面承受不住太多的人便裂开了。“冰裂了,冰裂了,快跑!”其中一个男孩喊道。由于他们在边上都跑上了岸。只有我还在中间,而且我是这些人里最胖的一个。正犯愁怎样出去时,只见冰面一下子在我脚底下裂开了。

“完了,我就要死了!这么好玩儿的世界我还没待够呢!”冰凉的河水包围着我的全身,我根本没有挣扎的力气。就在我快要绝望时,一只强壮有力的大手抓住了我的衣领,我被拽了出来。我抬头一看是父亲!眼泪顿时哗哗地流了下来。

父亲抱起瑟瑟发抖的我一路小跑回了家。“跪下!”一进门父亲就大声喊道。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迎来一阵火辣辣的刺痛。父亲一面用鞭子抽打我,一面说:“说过多少遍不让你去河边,你非去,要不是信儿送得及时,你知道后果是什么吗?你太不懂事了,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今天必须让你长记性!”

皮鞭子抽在我的身上,疼的是父亲的心。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哭喊着拦下了父亲,给我拿来了止痛药。晚上我得的睡不着觉,辗转反侧着。忽然我的房门悄悄打开了,那只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身上的伤口,半晌,又给我盖好被子悄悄地离开了。我的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皮鞭子下的父爱是疼痛的,也是刻骨铭心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那条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