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为了能挣到一些零花钱,便帮妈妈打起工来。
第一项任务是扫地。我先从厨房把扫帚拿过来,然后跑到客厅。客厅的垃圾不多,只有几团废纸,打扫完我就走到餐厅去了。餐厅的垃圾特别多,墙角、旮旯儿到处都有。我扫了半天,累得满头大汗,才把地扫完。接下来,我又扫了卧室、厨房、卫生间。经过半个小时的打扫,我终于干完了。
第二项任务是拖地。我先拿了一个水桶,倒了一点洗洁精,将拖把放进去浸泡。过了几分钟,拖把泡干净了,我便拿出拖把尽量把水拧干。我拖得很快,不一会儿,我就把屋子里里外外拖了个干干净净。正准备“收工”有时候,我突然看见厨房里有一块黑色的斑点,我便拿起拖把朝它“进攻”。谁知这块斑点兵力十足,我只好使出吃奶的劲去擦它。一下、两下……七下、八下,斑点终于“投降”了,我开心地用手做了个“耶”的姿势。
第三项任务是洗碗。我拿了一个小碗,哪知这碗的质量这么差,在水池里“打了个滚”就碎了。我连忙把这破碗扔了,不然母亲大人知道了,一定会大发雷霆的。好不容易洗完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
从妈妈那里领了工资,我望着这来之不易的打工钱,呆呆地笑了。
快板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在过年过节时,在家人面前打得一手好快板,定会获得许多人的交口称赞。
我喜欢上快板是在前年过年时,那是一个全家团圆,红红火火过年的时候。吃完了团圆饭,大家一起坐在客厅讨论今年的打算。突然,有人让我爷爷出来露一手,我开始并不知道露一手是露哪一手,直到爷爷走上前去。他拿起随身携带的快板,用着东北调的普通话,说了一段让人难懂的绕口令,和着快板的节奏,爷爷在台上显得威风凛凛。我是多么的羡慕呀!从那时起,我就打算学习打快板。
在一天早晨,我看见了在院子里练打快板的爷爷,我一溜烟地跑到楼下,对爷爷说:“爷爷!我也想学打快板,请您教我吧!”爷爷头也不回地说:“这条路会很艰苦,你会坚持吗?”“会!”我坚定地说。“那好,你明天早晨来后山找我吧!”爷爷说完又继续练快板去了。
第二天早晨,我在后山和爷爷会面,爷爷把快板递给了我,那是由两块竹板和一根红线串成的,竹板微微弯曲,敲打时会发出清脆响亮的响声。“学打快板,最重要的不在于打,而在于说,学会说,快板也就差不多学会了。”爷爷说。从那以后,我每天早晨都会在后山上,去和爷爷练绕口令,刚开始我说话的时候,舌头总是转不过来,绕口令经常说到一半,就说不出来了。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到后山去,这次练的绕口令格外的难,我练了几次都没会,我眼泪悄悄地流了出来,想:练快板这么苦啊!我还是不学了。我彻底失去了信心。这时,一旁的爷爷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他严厉地对我说:“你学快板的初心是什么?难道就要在此半途而废吗?”我回想起了自己说的话,擦擦眼泪,又重新练起来。
终于,在经过艰苦训练和重重磨难之后,我打得了一手好快板。又是一个春节,我和爷爷在家人面前大展身手,所有人对我交口称赞。我也明白了我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很苦很累,但坚持下去,不半途而废,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