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妙的事情,莫过于相逢。面对过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心情或多或少有些不平静,丝丝寒意涌上心头。越是这样,越想找一个安静的、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喧嚣,暂时放下杂乱的思绪。
沿着这条落满桃花瓣的小路走吧,渐行渐远,走向一条深巷,这是最美的地方。巷头的青砖瓦房经历了些年代,仿佛被墨色渲染。对面的高墙内,一颗橘树在生长,在烟雨朦胧下,那墨绿的叶子使人意味深长。两边水渠中的水十分清澈,落下的花瓣随水去往远方,或许停留在河岸,或许嬉戏在稻田。地面的鹅卵石被雨侵润,反射闪闪亮光。炊烟袅袅,饭香四溢,轻敲屋门,主人热情款待。
从深巷去往田间,满是泥土的芬芳。碧绿的梯田一阶一阶相连,山下小溪潺潺,清澈见底,时有小鱼嬉闹。湖中的荷花开放,散发清香,蜻蜓点水飞向别的地方。
深山中静谧没有人烟,草木生长繁茂,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湿滑的小路上长满青苔,鸟儿在树上鸣叫,嘤嘤成韵。最美是夕阳西下,余晖在天边晕染,直到亮光褪尽。
行走在归途中,远远地听到了轻悠的调子,踏着音符前进。一位少年坐在草地上,倚靠着一块大石头,吹着口琴。走近后暂停脚步,相视一笑,又缓步前行,直到消失在互相的视线中。或许有缘分还会再见这个与自己有着相同情趣的人,心中不由荡起一阵温情。
相逢一座城,邂逅一段情。风光无限使心情舒畅,美好的地方把心灵洗涤,获得片刻安宁才是本真。坐拥在这风景之中,心中温暖如初。
在这个地球上,相信人人都会有喜欢的东西吧!人或物。音乐家喜欢各种乐器;科学家喜欢各种仪器;美术家喜欢各种图画;而我,喜欢的是各式各样的书。在书中,我觉得书中既有“黄金屋”,又有“颜如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曾这样说过。从小,我就喜欢读书,书,就是我的良师益友。父亲常对我说:“书籍是载人精神的马车!当沏下一壶春茶在明月雕窗下捧起一卷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心灵脚步顿时轻盈洒脱,似乎心游古今,抑或遗世独立……
书,带着一丝墨香可以让我挣脱时间的束缚,到达空间的彼岸。打开《骆驼祥子》、《水浒传》、《雨巷》,我似乎神游往昔,感受到缕缕茶香中飘出老北京的市井气息:在几十年前烈日下祥子那卖力拉车的背影;在热闹的梁山上,一回头,好汉们大碗喝酒的情形便在眼前;而回眸间,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又撑着油纸伞在徘徊……
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所以才有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所以才有萧何“运筹帷幄于帐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才会有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伟人在谈话,让我们无论在精神还是在审美上得到陶冶。才会理解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才会体味出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怅然,才能欣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更能品味出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无奈。
巴罗曾经说过: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只要有书陪伴,就会有无穷的欢乐。在读书的道路上要去不断地寻找快乐,必然会遇到很多的苦,但是若达到了一个境界,就会真正体会到此苦亦为甜,此甜藏于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