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奶奶家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小院子。可爱的院子是小朋友玩乐的“天堂”:我们可以恣意地爬上枝繁叶茂的杨梅树,坐在树叉上摇晃小脚丫;我们可以拿着工具折腾杂草丛生的空地,时而挖地洞,时而建城堡……小院子是个巨大的宝库,藏着许多快乐和惊喜。
伯伯买来吊床绑在两棵杨梅树之间,不知道为什么,吊床两头绳子里绑进去了一根粗水管。一天,我望着水管轻轻地荡来荡去,心里忽然冒出来一个既新奇又大胆的想法!我一秒都待不住了,立刻请来奶奶,央求她拿来长绳。长绳一头绑在管子中间,另一头系在大树的一个枝干上。奶奶很纳闷,我不慌不忙,故作神秘。等奶奶绑好了,我一马当先冲上去,把绳子夹在腿中间,坐在水管上,抓住绳子一摇一摆地荡起来。奶奶在一旁赞不绝口,说:“原来这个个神奇的管子秋千呀,真是个好主意。”从此,吊床旁又多了一个新宝贝——“管子秋千”,它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玩伴。管子秋千只有一根绳子绑着,它像一个大摆锤,还可以“自转”呢。坐在自创的管子秋千上,我们的快乐写在脸上,欢笑声回荡在小院里。
我在杨梅树上找到了小小的成就感,又转战院角杂草丛生的空地。
小空地平平坦坦,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对了,少了个小“陷阱”。我决定挖一个洞,棍子、小铁锄、塑料铲子等各种工具轮番上阵。可挖洞总会有不少困难的。这天,我正在加宽心爱的洞时,突然,我的小铁锄发出“咣”的一声响,我觉得很奇怪,又用工具在洞壁上敲了一下,还是“咣”地响。我左思右想,恍然大悟,应该是有块砖头挡路了。有挑战了,我才不怕呢。我下定决心挖掉砖头。我先挖掉砖头旁的一些泥土,再使劲敲打砖头,打了九九八十一下后,砖头明显松动了。最后,我使出所有的力气,使劲一击,嘿,果然争气,砖头终于从洞壁上被敲打了下来,骨碌骨碌地掉到了洞底,发出绝望地“砰”的一声响。一番辛苦后,我大汗淋漓,却乐在其中。经过不懈努力,我的小洞挖到八九十厘米深了,站在洞口往下看,它像一口小小的井。我把松树枝盖在洞口,远远瞧去,看不出有个小地洞呢。嘿嘿,我的小伙伴你们可要小心地上的“陷阱”哦。
我爱奶奶家的小院子,它带给我们许多童年的快乐。
味道的魔力,它不仅能烙进人的记忆,也能渗入人的情感,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满天飞舞。
小时候,每逢节假日我会回爷爷家,刚进门,爷爷的脸上就写满了慈爱,亲切地的问道:“乖孙唉,饿了吧?爷爷给你做好了汤煮煎荷包蛋,知道你是小馋嘴,爱吃这个”。我乐得一蹦三跳,笑咪咪地扑在爷爷怀里,肉嘟嘟的小嘴“啪”地亲上一口,爷爷就大声笑着,一把把我搂在怀里舍不得松开,每次都是我拼命挣脱,奔向厨房。
面前那碗香味四溢的煎荷包蛋,使我垂涎欲滴。我赶紧抄起筷子吃起来,那皮又脆又嫩,就像小娃娃肥嘟嘟的小脸蛋,吃起来回味无穷,心中洋溢着幸福。到长沙读书后,回家的机会少了,吃到爷爷的煎鸡蛋的机会也少了,每次更加珍惜,恨不得将鲜美的汤汁全装进肚子里。爷爷看着我,笑着说:“慢点吃,慢点吃,小馋猫!”
回想那一幕,我的心好温暖,那绽放在味蕾上的爱,是一份多么深厚的祖孙情。
还记得那年吃团年饭,爷爷奶奶忙里忙外,父母叔叔阿姨都一起帮忙,一会儿工夫,桌上摆着一道道美味佳肴,色香味齐全,阵阵菜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且每一道菜都隐含着特殊的意义:那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那扣肉,肥嫩的肉质被考得焦黄脆嫩,浓香的汁液包裹在周围,在灯光下泛出点点的油光,它代表着来年富足流油;那金黄色蛋皮包裹着的半精半肥的是蛋饺子,代表着合家团圆,轻轻咬上一口,肉汁四溢,口感饱满。还没等到正式吃饭,小孩们都已经忍不住咂嘴添舌地吃了起来。我看到爷爷奶奶仍旧是满脸的慈爱,一个劲儿对我们说:“饿了吧!那就先吃吧!好吃多吃点”!爸妈说:“怎么没规矩呢!爷爷奶奶还没有上桌呢!”“没事,没事,孙子健康开心就是我们老人家最大的福气”,爷爷急忙打圆场。
从此以后,无论是多么美味的东西,我都会等大人们先吃,我记住了父母的话:吃饭要等大人先吃!但我更记住了一个老人对孙子的宠爱,这份爱让我懂得了爱与爱是需要回应的,也让我更加懂得什么叫“孝顺”。
如今,再也吃不到爷爷的煎鸡蛋了。去年7月爷爷因病医治无效带着对家人的眷恋和不舍,去到了他那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我思念着爷爷,我也深知时间的无情会慢慢模糊我对爷爷的记忆。可是,爷爷为我煎的那一碗碗鸡蛋的味道,已烙在我的味蕾上,拷贝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它承载着爷爷对孙子无穷的爱。
都说味道常常蕴含着情感,让人无法抗拒。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