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起床,特意用餐点把胃填满。揉揉几欲粘住的上下眼皮,拎起袋子前往考场。
“有没有什么东西落了?”妈妈不断提醒。路上车很少,身下的电动车慢慢悠悠地朝前驶去,我的心却紧抓住往后逝去的街景,不肯安稳。
考点门口。我再度检查了袋子,考试用具尽数存在。思绪没跟上紧凑的步伐,差点在空旷的水泥地上迷失了方向。
应付完考卷,笔在草稿纸上画出各种东倒西歪。那种想把脑中混乱成一片的东西倒光的念头,愈发强势地占据了身心。
中场休息。喧哗声中,身体的某处忽然传出“咕咕”的声音。我这才发觉肚子已经干瘪了。考场的门开了,露出一片走廊与盆栽生成的绿意。
脑中更加杂乱。好像有一片海,浪翻上翻下,托出一些东西。
班级组织游玩,总是会在前一天晚上把时间都耗费于入睡。第二天又早早地醒过来,窗帘再也遮不住印着未全亮的天空的窗。那种时候,体内的生物钟的三根指针,移动得再自然不过。虽然睡眠时间严重缩水,但困意似乎是极其“自觉”地离开。
运动剧烈,中午却摄取极少的能量。往往用一杯雪碧灌满自己,又盛很少的饭,吃很少的菜。可一直到晚上,肚子仍不见饿。大概是欢笑声很有效地驱散了那种感觉。
那一天会有些疏忽。有时在某个景点忘了把矿泉水带回去,只好不断用干涩的舌头舔着干涩的嘴唇,却仍和旁人兴致勃勃地交谈。
有时把外衣落在巴士上,冻得胳膊冰冷,却仍在沙滩上同朋友追逐。
中场休息结束。教室门重新关上,把门外的葱郁合拢了。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饿得这么快。
童年就像星空,布满了像钻石一样闪耀的星星,如同记忆一般珍贵。而在浩瀚的星空中,我总寻找着那颗最闪耀的,且最难忘的记忆之星。
我家小区后面有一片拆迁过后的废墟。那里杂乱无章的堆着许多石片瓦砾,高高的一排围墙把废墟和生活区分隔开了,同时也把我那颗好奇的心久久地压制着。中秋放假,我和妈妈找到机会进入高墙内的这片废墟。我发现这里居然不是我想象中的寸草不生呢!只见眼前一片绿色,沿着墙站着一排茂盛的小草。它们从石片瓦砾中挤出,拔地而起,在阳光下它们如同保家护国的士兵一样,笔直地站成一排。我一看这阵势,心中就出现了一个念头:与小草比武。于是,我拿起“金箍棒”——一根铁棒向小草们挥去。小草大军被我打得“皮开肉绽”,都没法守门了。所以,我轻而易举地进了“藏宝区”。我的“金箍棒”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寻宝仪”。开始寻宝了,我用”寻宝仪”东敲一敲石头,西翻一翻土壤,寻找着“稀世珍宝”。突然我找到了一块陶瓷,心想:这会不会是公元前五世纪初的宝物呀?想着想着我格外兴奋,开始搜寻与这一块陶瓷匹配的另一半。我东看看,西挖挖,一刻不停地寻找着。突然从土地里钻出一条蚯蚓,我朝着蚯蚓爬行的方向看去,正好是另一半陶瓷。我幻想着只要把这两块陶瓷合在一起,地球就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于是我小心地把两块陶瓷合上,把眼一闭。可迎来的却是一连串的狗叫。我失望地睁开了眼睛,果然这片土地上除了多了一只小狗,别的什么也没有变化了。
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也能令我幻想一整天。废墟里还可能有什么宝藏吗?我真希望能再一次带上我的“金箍棒”,踏上我的“筋斗云”,再经历一次这探险之旅。
生活总有那么一些惊喜,滋润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无比快乐,念念不忘。心在哪儿,快乐就在哪儿。有快乐的地方,就有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