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它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在景色中、在人群中,只要我们睁大眼睛,就会发现美。
“古诗词”这只不过是三个普普通通的字而已,但它却包含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文化底蕴。
有一次,我正在看杜甫的《春夜喜雨》,觉得有些无聊,便开始看起下面的注释。看着看着,我便觉得自己仿佛身置于一个下雨的夜晚当中,春雨并不吵,反而细腻又无声。过了一会儿,雨渐渐停了,到了白天时,再向花丛中眺望,却发现花朵已经变沉,垂下了头。我正陶醉于这美丽的景色之中,突然妈妈喊着:“吃饭了!”我才猛然醒过来,环顾着四周,哪儿有什么花丛,自己还坐在书桌前呢。我还有一些意犹未尽,不禁啧啧称赞道:“太美了!”
更有一次,我在看李白的《月下独酌》,便开始仔细品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千古名句。这时,我仿佛站在黑夜之中,一抬头便望见二十米远的李白,他正孤独地举起酒杯,喝了起来。一会儿,他便举起酒杯,对着那轮明月又对着自己的影子,然后喝了下去。那时,我不禁感叹:“大诗人李白竟也有这样孤独的一面。”这时,只有一轮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可以陪伴他。于是,我便一直站在那里,望着李白……
美,在古诗词中,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它使我无限神往,更使我陶醉其中。
“港珠澳大桥开通了!从此从厦门到香港只要……”
看到这个标题,我点进了这个链接。密密麻麻的数据,随处可见的感叹号,随之图片下方的几个字——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我的心为之一颤,这一成就实在是振奋人心!
宽阔的伶仃洋上,耸立着一座桥岛隧一体的大桥——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大桥!这是我们国人在外国公司的轻视下,从零开始,从零跨越,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建造的!想想看,能不激动,能不为之自豪吗?
一个白发稀疏的男人在视频中出现了,他就是总设计师——林鸣。回忆起外国人轻蔑的口气时,林总的眼神充满愤慨却又不乏坚定。“工程建设就像走钢丝,每一步都是第一步。”这是他的原话,也是他心中的信条。讲到技术上的艰辛困难,讲到成功时的兴奋,老先生眼中泪光闪闪如星灼灼。
“十年为一桥,搏命港珠澳。”
就在我们熟睡的夜晚,他们在精算工程进度;就在你我刷着无营养的娱乐新闻,他们穿着工服战斗在岗位;就在有人就着山珍海味推杯换盏时,他们在水泥袋、电脑、起重机旁捧着热腾腾的泡面时不时才能吃上几口。
画面的结尾是穿着朴素棉服的林总,步伐矫健地在这座桥上向远方奔去。年过六旬的林鸣先生,立志献身于祖国的桥梁建设事业。——这,是他一生的努力,是他的信仰,是他的全部。“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他一步一步踩得如此踏实、坚定,想法如此单纯又如此纯粹,目标如此简单又如此伟大!这一切的一切打动着我,一时间我竟热泪盈眶。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个人的光采和价值会有不同,正值少年的我,现在就当在自己人生之路上,树立志向和目标,踏实自信地向前奔跑。
我忘不了林鸣先生坚定自信的眼神,矍铄前行的风姿!